​中世纪黑死病席卷欧洲,欧洲人口损失惨重,历史进程为此改变!

2025-10-31 03:29 来源:策古网 点击:

中世纪黑死病席卷欧洲,欧洲人口损失惨重,历史进程为此改变!

前言

发生在中世纪欧洲的一场巨大的癌疫一黑死病,是欧洲历史上最严重的社会生态灾难。它不仅流行极为迅猛,而且破坏力非常之大,致使欧洲人口损失惨重。

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科学技术等方面都造成了猛烈的冲击、对其后的社会变迁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欧洲社会的历史进程其至为之发生了改变。

黑死病在中世纪欧洲的爆发

14 世纪中叶,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几乎席卷了整个欧洲的自然灾害,即黑死病广泛流行。西方学者们认为它已“成为中世纪中期与晚期的分水岭"。

“标志了中世纪的结束”自然灾害在古代经常发生不足为怪,那么,为什么发生在 1347 -1351 年的黑死病会成为欧洲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呢?

欧洲中世纪发生的黑死病,是欧洲历史上最严重的社会生态灾难,它不仅流行极为迅猛,而且破坏力非常巨大。

致使欧洲人口损失惨重,造成全欧洲直接死亡人数估计达 2000 多万人,在 14 世纪的后几年里,从英国到意大利有些地方的人口持续下降了70-80%,1420年欧洲人口仅为100年前的1/3多黑死病过后大片耕地荒废,大量工作无人从事,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黑死病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的心理都造成了重大创伤,这个时期被西方学者称为“中世纪最黑暗的年代。

黑死病,医学上称作腺鼠疫、腹股沟淋巴结鼠疫简称鼠疫。鼠疫病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这种病菌传染性极强,对人类危害十分严重,人日被感染存活的可能性极小。

“黑死病”的“黑”并不意味着一一种症状或一种颜色而是表示“可怕”、“恐怖”。黑死病一词在中世纪从来没有被用过,是丹麦和瑞典的十六世纪的编年史家首先合成了这个词。

黑死病对中世纪欧洲的影响

黑死病冲击了西方文明的差不多一切方面,触及到了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若要对欧洲中世纪及其以后的历史做出正确的评价,就必须了解它给当时欧洲社会所造成的巨大影响。

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黑死病使中世纪欧洲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

穷人生活处境更加艰难,而上层阶级为维护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更是加强了对下层人民的控制,使得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突出了。

绝望的贫民舍弃家园、移居他处,希望能找到新的工作,或至少得到一些物质上的帮助。

越来越多的城镇变成了迁移贫民的漫无尽头、不确定移居的临时落脚点,而他们毫无收获地寻找只是为了满足最低限度的生存而已。

社会处在随时可能发生的暴力反抗危机之中,穷人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他们与富人的利益是根本不一致的。

黑死病还促进了中世纪欧洲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分化:健康人与生病的人;文化主流与处于文化边缘的人一-异族、外来的人、乞巧和犹太人;

社会大众与文化领袖政府官员、牧师和医生。这些分化以复杂和有害的方式作用于社会,冲击了原来的社会秩序,弱化了社会自身的协调能力。

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黑死病打断了原有经济生活的连续性,使社会性的服务工作陷于瘫痪。黑死病使人们逃离城市,高死亡率造成大量社会岗位的空缺,社会经济陷于混乱状态。

工人要么死亡,要么逃离他们的工作岗位,要么简单地拒绝工作他们倾向于仅以自己的意志行事每天面临死亡的威胁,农民也变得像城里人一样心灰意冷,对一切事都变得漠不关心了,任凭牲畜在田野里到处游走。

黑死病使欧洲社会的人口构成发生广重大改变20-59 岁之间的社会成年劳动人员只占到人数的41%。

这就使得他们承受着巨大的供养负担 在劳动力贾乏的矛盾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政府不得不制定一些新法律法规。

比如,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的政务会于1349 年颁布了“劳工条例”确立所有身强力壮劳动者的所谓过去责任;1351 年又增加了新的规定,对突出的乞讨现象加以限制。

这些法令第一-次对贫民和身体健壮的乞亏作了明确的、清晰的区分,不仅抛弃了基督教会早期集体清贫光荣的信念,而且开始树立一种新的伦理原则。

确立了劳动责任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手段的观念,也使慈善事业逐步走向世俗化,限制乞讨、迁移、流浪的社会控制机制得以初步确立。

于是,新的价值观念、经济伦理道德规范逐渐形成了。另外,人口锐减造成了劳动力的短缺和劳动力增值,这使得人们倾向于从事那些有利可图的工作,而高收入使得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可能,很多人渐渐成为有产者。

逐渐富裕起来的人们认识到,他们以及他们的孩子不会轻易放弃这种新的生活方式。黑死病过后,欧洲开始走向了一种被称为现代西方人的生活方式。

对农业的影响

直到14 世纪初,作为欧洲社会经济主要产业和基础的农业仍处于初级阶段。

谷类作物是欧洲农业当时的主要农作物,对大部分欧洲农民来说,如果收获是播种的三、四倍,他们已经很满意了、而同时期中国的谷物生产率,北方为 1:12。5。南方为 1:18.7。

中世纪前期的欧洲农业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在靠天吃饭的时代,如此低下的生产率是不能持久地供养不断增长的人口的。

可是,欧洲总人口在 11世纪至14 世纪中叶期间,却增加了近一倍,出现了耕地严重不足的情况。于是人们就向山林、川泽争夺耕地,而这种无限度地开荒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在阿尔卑斯山和地中海区的法国区域,把土地开垦为农田达到这样的程度甚至非常陡险的斜坡也不断开垦,瘦瘠和易受侵蚀的士壤被翻耕,以致永远破坏了壤和植被”。

人类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也就在所难免了。

欧洲再进入 14 世纪不久,连年的恶劣气候造成农业严重歉收,整个欧洲除东欧外,均长期处于饥寒交追之中,黑死病的爆发更使本已严峻的情形雪上加霜。

一方面,黑死病造成的高死亡率使农民普遍遭受着失去亲人、财产和劳动力的打击农民的处境进一步恶化。

另一方面,黑死病过后由于劳动力出现了严重缺乏,改变了原来对领主有利的形势,农民不再争出高价来承租上地,而是向领主提出自己的条件。

降低地租、提高劳动报酬农民的要求遭到了反对,领主们不仅用法规来控制劳动工资,甚至还希望回到原来义务劳动的农奴制。

这激起了农民强烈的反抗,农民趁机开展自身解放的斗争,广泛的农民运动在西欧爆发了。结果是农奴逐渐获得了自由身份,成为自由劳动者。

所以说,黑死病加速了农奴制的瓦解,而农奴制的瓦解是西方文明史上一次重大而全面的变革。

黑死病过后幸存的农民抛弃了产量不高的新开垦的土地,集中到内地优质土地上进行精耕细作,提高了粮食的单产,加上连续几年风调雨顺,农业获得丰收。

谷物价格反而出现了严重下跌的现象,农民若继续只进行传统的谷物生产,显然已无利可图,欧洲人的衣料主要是毛织品,而养羊所需人力少又获利厚。

于是,农业开始从谷物生产向畜牧养殖业转移西欧社会的农业结构走向调整,大量农田被改为牧场用来饲养绵羊。

丹尼斯·海说:“如果谷物输出没有取得大规模的农业利益,东欧庄园农奴制经济将是困难的。”同样,如果没有东欧庄园农奴制的商品粮生产西方社会迈入近代也是困难的。

在很大程度上是黑死病使欧洲的封建领主逐渐放弃了农业,转而改营商业性畜牧业,从而使欧洲逐渐迈入商品经济时代。

对文化教育的影响

黑死病削弱了欧洲文化的稳定性,持续的高死亡率减少了学者、知识阶层的人数,降低了原来文化的表现力,黑死病过后欧洲面临着如何保持和修复它的文化遗产的问题。

危机对教育机构特别是大学造成了明显的影响黑死病造成生源严重不足,在校学生人数大幅度下降。

牛津大学的注册人数从癌疫前的 3 万人下降到了14世纪后期的6千人,全欧洲 1348 年前有大约30所大学,黑死病过后有 5 所学校彻底垮掉。

黑死病过后,也渐渐出现了许多促使大学和学院发展的因素,比如,对牧师的需求。黑死病一方面造成了牧师的减少,另一方面大量的宗教仪式对牧师产生了大量的需求,而大学是培养牧师的主要地方,这种社会需求无形中促进了大学的发展。

还有,由于旅行被认为是危险的,而地方大学可使学生免除去远方学校的长途跋涉,进而也就降低了被传染的危险,这对许多穷学生未来的牧师和组织培养他们的相关机构都有好处。

大学机构的增多在文化方面削弱了老文化中心的主导地位,使得后来不断有新的学术思想产生、发展壮大起来。

这就弱化了欧洲中世纪文化的国际凝聚力,为神学体系的分裂做好了准备、与此同时,大学中也掀起了改革运动,这反映在对经典学习的复苏上,黑死病过后欧洲文化逐步走向了民族主义的道路。

所以,中世纪欧洲黑死病的发生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勃兴带来了机遇,为人们思想解放提供了契机。

《参考文献》

David Herlihy.The Black Death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the West[ 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JG.Pounds,An EconomicHistory of Medieval Furope

薛国中.黑死病前后的欧洲.武汉大学学报

相关标签:

2025-10-31 03:26:49

​《黑袍纠察队》简述漫画版人物历史及所属团体

《黑袍纠察队》简述漫画版人物历史及所属团体 亚马逊的《黑袍纠察队》第三季将引入全新角色「士兵男孩」,由《邪恶力量》主角詹森·阿克斯扮演。与此同时,第三季似乎也会深入...

2025-10-31 03:24:34

​历史上的蚩尤到底是什么人?

历史上的蚩尤到底是什么人? 蚩尤 5000多年前,黄河下游的冀州平原上发生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惨烈大战,作战的一方是中原地区的部落首领黄帝,另一方则是来历不明、却具有神奇本领...

​历史上的11月2日:风云变幻中的重要时刻
2025-10-30 09:27:11

​历史上的11月2日:风云变幻中的重要时刻

历史上的11月2日:风云变幻中的重要时刻 历史上的11月2日。这一天,曾发生过许多影响深远的事件,也见证了许多英雄人物的诞生与陨落。在此,我将带您一起回顾这一天的历史瞬间。...

​皇太极与海兰珠:历史都承认的偏爱和例外
2025-10-30 09:25:05

​皇太极与海兰珠:历史都承认的偏爱和例外

皇太极与海兰珠:历史都承认的偏爱和例外 宸妃的崛起:海兰珠的命运 海兰珠,一个生于蒙古草原的女子,命运却在与皇太极的相遇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出身博尔济吉特氏,...

​1582年10月,历史上消失的10天
2025-10-30 09:22:59

​1582年10月,历史上消失的10天

1582年10月,历史上消失的10天 在开始之前,请各位同学打开手机日历,翻到1582年,安卓手机用户会发现1582年10月没有5号-14号 安卓手机用户1582年10月少了5号-14号 苹果手机用户会发现1...

​山水画卷中的烟台三仙山:自然奇景与悠久历史的结合
2025-10-30 09:20:53

​山水画卷中的烟台三仙山:自然奇景与悠久历史的结合

山水画卷中的烟台三仙山:自然奇景与悠久历史的结合 烟台三仙山位于中国山东省烟台市莱州湾南岸,是一个以山水风景和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旅游胜地。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烟台三仙山的...

​京杭大运河并不是隋炀帝开凿的,这是一个最容易错误的历史常识
2025-10-30 09:18:47

​京杭大运河并不是隋炀帝开凿的,这是一个最容易错误的历史常识

京杭大运河并不是隋炀帝开凿的,这是一个最容易错误的历史常识 谁说京杭大运河是隋炀帝一个人的功劳?这个”历史常识”,怕是要重新认识一下咯!就像现在的网红打卡地,哪个不...

​中国历史常识:努尔哈赤
2025-10-30 09:16:42

​中国历史常识:努尔哈赤

中国历史常识:努尔哈赤 明朝初年,住在祖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满族的祖先),分为许多部落。各部落的女真奴隶主为了掠夺奴隶和财物,经常发动对其他部落的掠夺战争,弄得人民...

​揭秘中国历史上最大地震,不是唐山,也不是汶川,而是是……
2025-10-30 09:14:36

​揭秘中国历史上最大地震,不是唐山,也不是汶川,而是是……

揭秘中国历史上最大地震,不是唐山,也不是汶川,而是是…… 中国历史上最为庞大、最为严重的地震,你一定从未听说过!在汶川地震和唐山大地震之前,有一场更加惊人的灾难悄然...

​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
2025-10-30 09:12:30

​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

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 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是汉朝。汉朝(前206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其历时415年,被分为两个时期,即西汉和东汉。下面将从多个方面...

​透过照片看历史:景希珍曾任彭德怀警卫,亲自护送彭总骨灰回北京
2025-10-30 09:10:25

​透过照片看历史:景希珍曾任彭德怀警卫,亲自护送彭总骨灰回北京

透过照片看历史:景希珍曾任彭德怀警卫,亲自护送彭总骨灰回北京 景希珍,生于1930年,山西省洪洞县人。1946年,年仅16岁的景希珍开始参加革命,并于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军,...

​历史故事—胡兰畦与陈毅相约“互等三年”
2025-10-30 09:08:19

​历史故事—胡兰畦与陈毅相约“互等三年”

历史故事—胡兰畦与陈毅相约“互等三年” 胡兰畦1901年出生于成都。1920年,胡兰畦从成都毓秀女子师范学校毕业,由于长得比较出众,又知书达理。成为许多男人追逐的对象。父亲将...

​河南大学:历史波澜中的坚韧与重生
2025-10-30 01:29:07

​河南大学:历史波澜中的坚韧与重生

河南大学:历史波澜中的坚韧与重生 在历史的长河中,河南大学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百年传承,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正如任何一所历经沧桑的学府,河...

​五国伐齐:历史背后的战略与智慧
2025-10-30 01:26:52

​五国伐齐:历史背后的战略与智慧

五国伐齐:历史背后的战略与智慧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战国时期是一个充满变革与动荡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各国之间的战争频繁,权谋与智谋交织。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重要的历...

​【重磅】冯潇霆退役,揭秘他在国足中后卫历史排名!
2025-10-30 01:24:38

​【重磅】冯潇霆退役,揭秘他在国足中后卫历史排名!

【重磅】冯潇霆退役,揭秘他在国足中后卫历史排名! 近日,足坛传来重磅消息,原国足队长、广州队中后卫冯潇霆在临沂足球全明星赛上正式宣布退役。这位大连籍球员的退役,无疑...

​中国航母:名字背后的历史与期待
2025-10-30 01:22:23

​中国航母:名字背后的历史与期待

中国航母:名字背后的历史与期待 自2012年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服役以来,中国的航母事业经历了飞速的发展。短短几年间,我国相继迎来了两艘国产航母,并且这两艘...

​儿童画教程|开启历史文化之旅辉煌的丝绸之路
2025-10-30 01:20:08

​儿童画教程|开启历史文化之旅辉煌的丝绸之路

儿童画教程|开启历史文化之旅辉煌的丝绸之路 课程准备 1.课程类型 综合创意绘画课程 2.参考课时 90分钟 3. 工具材料 卡纸、记号笔、水彩笔、剪刀、胶棒 课程构思 在今天的课程中,...

​地球局|眺望2024之九:墨西哥大选,双姝相争创造历史
2025-10-30 01:17:53

​地球局|眺望2024之九:墨西哥大选,双姝相争创造历史

地球局|眺望2024之九:墨西哥大选,双姝相争创造历史 记者 王晓莹 继拉美大国阿根廷选出极右翼总统米莱之后,另一拉美大国墨西哥将在2024年6月迎来大选,这次不仅是一次左右对决,...

​利玛窦建的宣武门天主堂(南堂)是北京历史最为悠久的一座教堂
2025-10-30 01:15:39

​利玛窦建的宣武门天主堂(南堂)是北京历史最为悠久的一座教堂

利玛窦建的宣武门天主堂(南堂)是北京历史最为悠久的一座教堂 宣武门天主堂,俗称南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141号,是北京历史最为悠久的一座教堂。它是在明万历三十三...

​历史上的今天:平型关大捷
2025-10-30 01:13:24

​历史上的今天:平型关大捷

历史上的今天: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