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时,交接英军“下岗”的指挥官谭善爱,转业后过得如何?
“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祝你们一路平安。”
1997年6月,阔别祖国155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而在亿万人的注视下,负责房屋交接的谭善爱中校就这么声如洪钟的说出了上面这番话,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英雄。
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这位英雄最终选择了转业,从军队干部变成了社区民警,这里边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一句话的英雄
1997年6月30日夜,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香港的威尔士亲王军营中,因为过了今夜,香港就将正式回归中国的怀抱;而就在今夜,所有的英军士兵都将要撤离。
当晚23时58分,一位英军中校脚步略显沉重地朝着我军走来,当他走到我军中校谭善爱面前时,才顿住了脚步,伸手敬礼报告道,
“谭善爱中校,威尔士军营现在准备完毕,请你接收,祝你和你的同事们好运,顺利上岗。长官,请允许我让威尔士亲王军营卫队下岗。”
随着这位英军中校话音落下,全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谭善爱的身上,事实上又何止是现场的观众呢?
在那一个个镜头的背后,有无数恳切的国人正投以真挚的目光。
可这一切并不能让谭善爱紧张,只见他昂首挺胸、声若洪钟的说道,
“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接管军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祝你们一路平安。”
场内,两只手握在了一起,我军战士的眸中皆是喜意;场外,无数的民众欢欣鼓舞、潸然落泪。
自从155年前英国人踏上这片土地以来,香港人民与大陆人民都深深地思念着彼此。
得到了允许撤退命令的英国中校,开始指挥士兵撤离,直到23时59分55秒,最后一名英国士兵也离开了威尔士军营。
而几乎是在英军撤离的同时,我国护旗队也迈着正步、匀速走向了旗杆,当地7月1日零时零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英国威尔士亲王军营中冉冉升起,举国欢腾。
“交接的10分钟,是我人生中最光辉的10分钟,能被选择来亲眼见证这样伟大的历史,我是幸运的。”
在事后的采访上,谭善爱如此说道。
作为两军交接官,能够亲眼在现场第一时间见证香港的回归,这当然是无比光荣、值得庆幸的,可谭善爱之所以会被选择,真的只是因为幸运吗?
八年的沉淀
1983年10月,谭善爱正式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而三年后他顺利入党。在这个过程中,他曾经陆续在42集团124师371团,以及广州军区司令部直属队警卫营工作过。
在1985年7月,谭善爱考入桂林陆军学院的时候,他以为自己将来必然会去最艰苦的部队、进行最伟大的奉献,并且他也因此而在学校不懈的努力着,曾经陆续拿到过4个三等功,可以说相当优秀。
一毕业他就被调去广州军区当警卫了。
刚开始的时候,谭善爱的确有些“不情愿”,但很快他就将心态转变了,慢慢适应了这份工作,并开始借此磨砺自己。
这一待,他就足足在广州军区干了8年。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谭善爱也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毛手毛脚的小伙子,早已蜕变为了一个真正的老兵。
“就是你了。”
努力是不会被辜负的,谭善爱的转变也被军区领导看在眼中,因此当广州军区挑选中英防务交接人员的时候,广州军区很快就选中了谭善爱。
深圳的五六月份已经非常热了,但是肩负使命的谭善爱还是起早贪黑地与21名队友一同勤恳训练。
为了展示中国军人的风采、确保交接仪式不出任何问题,谭善爱等人硬生生在训练中把皮肤晒得黝黑。
而据谭善爱回忆,自己当时在交接时说的那些话,也并不是早早就定下来的,差不过有过3次的修改。
因为明白这些话的重要性,所以对此上级领导也是十分重视的,对他的要求就是“张嘴就来”,中间不能有停顿。
庄严的使命感充斥着谭善爱的胸膛,当交接仪式即将到来的时候,他甚至能够感受到心脏在胸膛中鼓鼓作响,而最终他也完美地实现了他的使命,展现了一个强大国家应有的自信与文明。
短暂的低潮
2005年,谭善爱向组织申请转业,一个从业22年的军,最终于其41岁时结束了军旅生涯。
一时间,我们的“英雄”成为了一个“小小”的社区民警。
“我个人还是很坚强的,但坚强的人也难免有脆弱的一面,从军队干部到社区民警,确实有很大的心理落差。”
从驻澳部门基地副主任,转业为深圳宝安区黄田派出所民警,谭善爱对于自己的心路历程袒露无遗,没有丝毫要遮掩的意思,可能这就是一位军人的直率吧。
进入派出所工作之后,他每天接触的不是领导与机密,反而是些家长里短的小事,这的确一度让他无所适从,幸运的是,他很快就调整了过来。
谭善爱的工作是相当忙碌的,深圳本就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有着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很容易滋生出各种各样的矛盾,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一个社区民警,工作任务相当之繁重。
在最忙的时候,谭善爱曾经一天出警31次,忙得连饭都来不及吃,这边的是刚进入尾声,就连忙要赶去处理另一边的事了。
大家可能会觉得,有过22年军队生活的谭善爱在处理事务时一定极为粗暴,可事实却并非如此,他身上虽然有着军人的雷厉风行、虎虎生威,但同样也有别样的细腻与温和,而这一点在一次大规模冲突中体现的极为明显。
案件纠纷双方是出租车司机和乘客,而两人争论的点在于一元钱的燃油附加费。
两人先是在车上争论,最后乘客虽然付了钱,可临下车时却狠狠踹了车门一脚,出租车司机哪受得了这个气?
和自己的几十位同乡,就把乘客打了一顿,乘客也不甘示弱,随后又叫来了几十人来对抗。
眼看着这上百人要展开火拼,谭善爱及时到达了现场,虽然局势极为混乱,但是他的气场却很足。
只见他一瞪眼睛、大声呼喝了几声,原本嘈杂的现场慢慢安静了下来,但是现场火药味依旧很浓。
谭善爱没办法,只能走到出租车司机旁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诚恳地跟他说,
“我希望你相信人民警察,你相信我们,我们能帮你把这件事情处理好,但是不要闹事、更不能够打架!”
司机也是认得谭善爱的,也就同意了。
经过他的一番劝导,在场的人大多数都离开了,剩下几个火气比较大的则是被他带进了派出所,经过一番批评教育之后,也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一场暴乱就这么被消弭于无形。
经过了短暂的低潮过后,谭善爱非常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民警工作,也很受人民、领导以及同事的认可。
长久的光芒
常言道:是金子总会发光。
由于谭善爱在社区民警工作中展露出了出色的治安天赋,所以在2008年宝安工分局特种保卫大队成立后,谭善爱就被选为了这个大队的大队长,主要负责“抢险救灾、维稳处突、协助抓捕”三大工作。
在谭善爱刚刚接手这个工作的时候,当时仅有沙井、新安以及龙华三个中队。可是由于谭善爱工作完成得较为出色,这个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最终突破到了12个中队,而人数更是逾千人。
“他责任心很强,也很善于管理,做起事来要么不做,要么就是做到最好。”
以上是特保大队的队员给予谭善爱的中肯评价,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谭善爱总是讲究身先士卒,每次要开展什么工作的时候,都会自己先去学一学技能、练好业务,然后再去与自己的队员们一同商量探讨。
在管理的过程中,谭善爱在保安大队中实施了准军事化管理,大家的作息都很规律、集体主义精神也被培养得很强。队伍里的其他人在谭善爱的言传身教之下,大多进步很快。
前面也提到了,这个队伍自从建立起来之后就屡立功勋。
据有关部门统计,自2008年至今,该特保大队已经累计出动队员超过39万余人次,打掉了32个犯罪团伙、抓捕了1492位嫌犯,其中治安拘留的有150人,而刑事拘留的有48人。
“我们是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讲究的是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吃苦耐劳是我们的基本要求,顽强奋斗是我们的队伍精神,从执行力和战斗力的角度上来看,我们是不比正规部队逊色的。”
当说出这些话的时候,谭善爱无比骄傲,而他这颗金子也终于在合适的地方散发出了长久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