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重的历史传承,滚烫的革命火种!中国武器名称大全。
前言:
亲爱的朋友们,新年好。
我党的人民军队所用的武器起源真是一穷二白。起源于长茅梭镖,起源于菜刀锄头,起源于石头木棒,起源于赤手空拳,起源于一身热血。
看如今,浩渺的太空中漂浮着我们的空间站和北斗卫星组,月亮上我们的玉兔留下足迹,大气层里我们的六代机骄傲翱翔,陆地上我们的坦克尽情驰骋,战略火箭们静静的守护着我们的家园,大洋上航母驰骋,深海里核潜艇安静游弋。陆军威武雄壮,海军洁白如雪,空军天蓝如画,二炮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抚远看今,静下心来有时也很疑惑,不知为何网上与现实中还有许多不自信的人,甚至还有叛徒时常爆出。
(文章有点长,涵盖了几乎所有我军公开出来的主要装备。不涉及泄密。)
我们通过一组对比图体会一下我军的艰辛历程。
革命年代与现代中国对比
延安 伟人们阅兵
火箭军的东风16
红色娘子军使用过的木头炮
中国天空太空站
扛着大刀的儿童团
歼20亮相内蒙朱日和演练场
八路军战士的大刀训练
朱日和阅兵盛大场面
抗战中一场战斗的间隙
中国航母编队演练
AI复原:延安 战斗之后总结会上的英雄想起了牺牲的战友。。。
最后一张图,铁骨铮铮的英雄,眼中满含热泪,是不是在思念牺牲革命战友?如果我们能穿越回去送武器,有多少仁人志士可以活下来?
正文
本文会通过我国关键武器平台的名字,来了解建国后,我军军力的发展历程。分为
A、航天领域;
B、导弹系列;
C、战斗机与直升机、预警机、加油机系列;
D、运输机系列;
E、军舰系列
F、直升机系列
G、卫星系列
H、坦克系列
I、雷达系列
诗意的名字,铁血的传承,这是我们军队所使用的人民护盾的命名特色。在本文中絮凝给大家总结了我国关键武器装备的命名以及背后的故事。
关注“絮凝”,名字笔画有点多,查询不方便,直接点击关注方便查询与后续文章的阅读。
A、航天领域
1、 运载火箭系列。
运载火箭以长征为主名。从长征-1开始,后面的数字是型号数字。
长征的名字就是来源于伟大的两万五千里的长征。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教员曾经写过不少关于长征的诗词。摘录一首以飨读者。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1
长征12
2024年11月30日,长征十二号火箭首次发射成功。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是中国首型3.8米直径单芯级液体运载火箭。火箭为两级构型,直径3.8米,一级采用四台推力1250千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二级采用两台推力180千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
2、“天宫”系列
“天宫”是我国的空间实验室名称,空间站是一种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居住和工作的航天器。
天宫这个名字,我国神话中有很多类似的名称。古诗文也多有涉及。
吹蝉得志竞清啸,恍异人境如天宫。--姚舜陟《杨高士听弹琴》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天宫一号开始发射,效果很好,为了节省经费,直接将原计划的天宫三号于天宫二号合并,开始建造空间站。
中国天宫 空间站
有时间的朋友可以搜一搜沃尔夫条款,美国佬搞的封锁策略,被中国天宫摁在地上狠狠摩擦。美国人现在还想问中国要月壤。拜托,你们家仓库有几吨,而你们只给了我们0.000001吨,莫非你们库存的是假月壤?
2、 “神舟”系列 天宫用载人飞船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毛泽东《送瘟神》
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 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商飙从朔塞,爽气入神州。——刘禹锡《早秋集贤院即事》
目前,我国已经发射到神舟十九号。
神舟飞船
3、 天舟”系列 天宫用载物飞船
天舟一号
天舟已经发射到八号。2024年11月15日23时13分年发射。
古人诗词里面,没有查询到天舟二字,看来,我们的祖先们没有想到后人能造出天舟。谨以李白大诗一首奉上。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美国人像猿猴一样聒噪,我们的科技一日千里,不在乎它们所谓的封锁。
4、 登月工程 “嫦娥”系列与“玉兔”系列
自古以来,嫦娥奔月是我国流传很久的神话故事。我国历代诗人拈花赏月那是常事。
嫦娥携玉兔居于广寒宫,孤独寂寞冷,现在中国老乡来了。
嫦娥系列前期是探月卫星,后期是登月飞船。目前已经发展到嫦娥6号。
嫦娥六号带回大量月壤
美国人能从月球带回“几吨”月壤,呵呵,不知道它们在地球上哪儿挖出来凑数用的。
玉兔是月球车代号。目前发展到玉兔2号。
玉兔2号
B、导弹系列
1、东风家族
1957年11月6日,毛主席在莫斯科会见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哥穆尔卡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些时候美国占上风,有时又是势均力敌,现在是我们占上风,是东风压倒西风。每个国家都有其困难。我们现在的手是受约束的,再过十五年我们就能自由了。“
主席老人家还是保守了,3年后我们的导弹技术就获得了突破。
此后我国的导弹开始用东风命名。
1960年11月5日, “东风”1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向掌握导弹技术方面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
东风1号
此后,我们的战略战术导弹队伍逐渐壮大。(我的历史文章有专门整理介绍)
东风5B
1980年东风5型导弹的全程飞行试验成功,标志着中国洲际导弹进入第一梯队,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
东风31AG
2024年9月25日08:44 从海南试射到12000公里之外的DF31AG。这次试射,彻底震慑了全球,叫醒了装傻的世界主要国家。
2024年9月25日08:44
可以这么说,东风导弹是我国所有现役导弹的妈妈或者奶奶。
2、巨浪系列
如果说东风是战略火箭军专用,那么巨浪系列就是潜艇专用。
古文有著“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巨浪这个词才配得上我们的潜射导弹。
巨浪-1弹道导弹(代号:JL-1,北约代号:CSS-N-2/3)是中国第一种使用固体燃料的潜射弹道导弹,装备于092型战略核潜艇。
巨浪1
巨浪3
巨浪3属于冷发射技术。射程达到洲际导弹水平。
核潜艇属于保密领域。公开信息不多。
传统核威慑有三种,陆基、海基和空基平台。巨浪潜射导弹系列就是我们海基核威慑的基础之一。
3、鹰击系列导弹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此文中出现的鹰击二字,就是我国海军或者海军航空兵以及现在航母上舰载机使用的对舰导弹名称。
我国海军起步较慢,优先发展岸基导弹,用于海洋防卫。所以,在鹰击系列之前,我国还发展了“上游系列”和“海鹰系列”,用于岸基阻敌之用。
上游1号
1967年8月,国防科委正式批准“上游一号”导弹定型生产,从此人民海军进入了导弹时代。这是上游一号的巨大历史意义。
上游2号?
海鹰1号
海鹰-1反舰导弹1966年12月26日首次试射,1970年10月完成实验,1973年12月设计定型。1972年后开始批量生产装备海军岸防导弹部队。
海鹰1号的发射架,非常简朴实用,是我们在1960年代能打造出来的最合适载具。
海鹰2号
海鹰3号
上游系列、海鹰系列和鹰击系列三者区别是载具和发展时间的不同。
鹰击系列
鹰击1号
鹰击-1反舰导弹(代号:YJ-1,又称:C-101超音速反舰导弹,北约代号CSSC-5Saples),是中国为配备“水轰-5”而研制空舰导弹,后改为舰载反舰导弹,是一种超低空、超音速、多用途反舰导弹,该弹采用液体冲压发动机作主动力,配两台固体助推器。
鹰击83
鹰击83
鹰击18
鹰击21
鹰击-21反舰弹道导弹(YJ-21)是中国研发的高超音速反舰弹道导弹,可以依靠舰载发射,全程6倍音速飞行,在末端攻击阶段的速度可以达到10马赫(10倍音速),在最后砸向敌人的时候速度可以达到每秒3400米,现阶段任何反导武器系统均无法拦截。
4、霹雳系列 空空导弹:用于战斗机格斗用
之所以使用霹雳一词,更可能来源于毛主席的诗词。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西江月·秋收起义》
疑是九龙夭矫欲攀天, 忽逢霹雳一声化为石。——刘禹锡《九华山歌》
辛德源辛德源〔隋代〕
出地声初奋,乘乾威更作。云衔天笑明,雨带星精落。
碎枕神无扰,震楹书自若。侧闻吟白虎,远见飞玄鹤。
霹雳1到霹雳12
霹雳-1 第一款空空导弹
霹雳-15:
霹雳-15(机腹中四枚)
霹雳-15
霹雳-15是中国的“超远程”制导空空导弹,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主动雷达制导技术、弹载数据链系统、中继制导能力等,是属于那种发射以后不用管的导弹。200公里以上的大射程。
霹雳-17
霹雳17
中国空军宣传资料分析
据悉,PL-17最大飞行速度6马赫,是一款高超音速超远程空空导弹,制导方式通过双向数据链和机载有源相控阵(AESA)导引头组合来实现,拥有强大的电子对抗能力。是敌方预警机、轰炸机、运输机、加油机、反潜机等大型军机的“收割器”。
5、 红旗系列 防空导弹
七律·到韶山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
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红旗”系列防空导弹从最初的“红旗”1号发展到今天的“红旗”19号,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担负着中国防空的重任。
红旗-1
红旗1
“红旗1号”是在引进苏联防空导弹的基础上试制成功的防空导弹,是一种具有很大杀伤力的先进防空武器。 它由两级火箭组成,能在斜距12至29公里、高度3至22公里范围内,攻击速度可达420米/秒的移动目标,发射三枚命中率不低于99%,为第一代防空导弹。 1964年12月4日,国家地对空导弹定型委员会批准“红旗1号”导弹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和交付部队使用。
红旗-2
1962年9月9日(二营,江西南昌)、1963年11月1日(二营,江西上饶)、1964年7月7日(二营,福建上饶),中国地空导弹部队先后三次使用红旗2的前身苏联S-75击落美制U2高空侦察机。二营就是二炮以及战略火箭军的前身。
红旗2
红旗-9
“红旗-9”型防空导弹是中国在防空导弹技术上的真正飞跃性型号,初期参考的就是美国的“爱国者”导弹。属于第三代防空导弹系统,其杀伤空域大,抗干扰和抗多目标饱和攻击能力强,导引系统先进(有两级指挥管制体制),足以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国第一种具备有限反战术导弹能力的国产武器系统。
红旗-9
红旗-19
红旗-19
2024年珠海航展上亮相的红旗19。红旗-19速度超过5马赫,采用冷发射技术,“可以在大气层内”对抗高超音速导弹,采用动能碰撞技术。
我认为,我军应该有比红旗19更先进的防空导弹。
6、 直升机用导弹
我国直升机技术起步较晚,配属的反坦克导弹,有天燕90和蓝剑系列。
天燕90
天燕90
蓝箭系列
蓝箭7
蓝箭7、蓝箭11、蓝箭21
7、 坦克装甲车用导弹
红箭系列
红箭73
红箭73为步兵反坦克武器。改进型至今仍装备部队。简单、实用。73推测为年数。
红箭73反坦克导弹
红箭-73系列导弹,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二代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主要用于攻击 100米-4000米距离内敌方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随着国外坦克防护技术的更新,红箭73战斗部不失时机地进行改型设计,不断提高破甲威力,使红箭73导弹得以长盛不衰。迄今为止,红箭73战斗部己定型生产和正在研制的型号有:原型、A型、E(C)型、B型和大口径型.
红箭导弹
红箭12
红箭20
红箭-20/50反坦克导弹在2024年珠海航展亮相,采用垂直发射和图像寻的与双向数据链信号传输制导,最大射程20-50公里,具备全方位攻击能力,可配备多种战斗部,是中国反坦克导弹技术的顶尖代表。
C、战斗机与直升机、预警机、加油机系列
1、战斗机
歼击机7到歼20,2024年我们又发布了六代机,有媒体认为是J36.静等官方进一步通知。絮凝在历史文章中有介绍我们战斗机的发展历史。
歼击机7
歼击机10
歼击机20
银杏叶 六代机
2、直升机
我国武装直升机起步较晚,进口以外,我们自己研发的有直-8,直-9,(武)直-10,直-11,直-20:
直-8
直-9
直-10
武直10
直-11
直-20
3、预警机
在无人预警机出现之前,有人预警机是空中作战的大脑中枢。
空警2000
空警200
为加速研制空警200,40位科研人员牺牲于安徽省广德县柏垫镇的山区。
六三空难
空警500
空警3000
最新型的空警3000已经试飞、实测中。
4、加油机
加油机是飞机战力助推器。我国受制于大飞机制造技术,加油机起步很晚,前期使用引进的大飞机改装而成。目前有两种,伊尔78加油机和运油-20。
伊尔78加油机
运油-20
D、运输机系列
我们的运输机以鲲鹏为代号。
战国时期,《列子·汤问》记载:“终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其长称焉,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翼若垂天之云,其体称焉。”
《庄子·逍遥游》记载:“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鲲鹏是巨物,而且能飞。可见中国军工人的觉悟有多超前。
运-20
运-20(中国编号:Y-20,代号 :鲲鹏, Y-20),是中国研究制造的新一代军用大型运输机,于2013年1月26日首飞成功。
鲲鹏 运20
E、军舰系列
1、航空母舰
以中国的省命名。
辽宁号
山东号
福建舰
2、两栖攻击舰
075两栖攻击舰,首舰名为海南舰队,后续有广西舰和安徽舰等。毕竟是准航母,也是以省名来命名。
075
076
076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舰于2024年12月23日在上海下水。有电磁弹射器,可能是一艘无人机航母,引领未来海战。
3、驱逐舰
055万吨大驱逐舰,以我国省会名称命名。例如南昌舰,南昌起义在我军历史上的重要意义无须多言。
055
052以省会名字命名。
052哈尔滨号
3、护卫舰
054护卫舰以城市名称命名,如首舰徐州舰。
054
4、潜艇
中国先后研制生产过的五种潜艇的总称,以朝代名称命名,有汉级、宋级、明级三个类别,建造总数超过一百三十艘。
093型
094A
5、电子侦察船
俗称“海上街溜子”,头顶几个球,海上我最牛。
855电子侦察船
6、导弹快艇
022型导弹艇
导弹快艇(Missile boat) 是以反舰导弹为主要武器,用于近海作战的小型战斗舰艇。 除了执行攻击任务以外,也可担负巡逻、警戒、反潜、布雷等其他任务。 导弹快艇已经取代过去鱼雷快艇在水面作战中的角色。 导弹快艇吨位小,航速高,机动灵活,排水量通常为数十吨至数百吨,航行速度为30到40节,有的可达到50节,续航能力在500-3000海里。
这是我国在国力不足情况下,大力发展的非对称海上战术的产物。
G、卫星系列
东方红一号卫星
“东方红一号” (Dong Fang Hong I/Red East 1)卫星是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由以钱学森、潘厚仁为中心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当时共做了五颗样星,结果第一颗卫星就发射成功。该院制定了“三星规划”:即东方红一号、返回式卫星和同步轨道通信卫星,而孙家栋则是当时“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技术负责人。1967年,党鸿辛等人选择了一种以铜为基础的天线干膜,成功解决在100℃至零下100℃下超短波天线信号传递困难问题。“东方红一号”卫星因工程师在其上安装一台模拟演奏《东方红》乐曲的音乐仪器,并让地球上从电波中接收到这段音乐而命名。
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
此后,研发生产了各种特殊功能的卫星,主要包括资源卫星、气象卫星、通讯卫星、导航卫星、海洋卫星等。
其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最为知名。
2024年9月1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计划发射第五十九颗、第六十颗北斗导航卫星。
北斗导航系统示意图
H、坦克
坦克以年数统计。
59式坦克
62式坦克
69式坦克
79式主战坦克
80式坦克
88式坦克
90式坦克
96式坦克
99式
第四代坦克
I、雷达系列
雷达按照任务不同分类;也可以用技术类型分类。
我国雷达建国前不久就开始起步。
1949年5月3日,原国民党国防部六厅下属雷达研究所的进步技术人员在杭州地下党的领导下起义。5月27日,刘少奇根据苏联驻华大使及武官关于对雷达部队进行训练的建议向毛泽东主席写了报告。第二天,毛主席阅后即批“同意”。
1950年4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航空处电讯大队”在南京正式宣告建立,这是我军第一个雷达情报保障的营级单位。
1970年代,我国第一部机载脉冲火控雷达研制成功
KLJ-7A机载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图源:中国电科十四所
KLJ-7A机载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可以帮助战机实现“先敌发现、先敌发射、先敌命中”。
机械扫描雷达
氮化镓型雷达
2024年珠海航展上的雷达
YLC-2E S波段多功能雷达。图源:中国电科十四所
YLC-2E采用了全新的设计理念,通过能量与智能算法实现强大的反隐身探测能力。可以探测到隐身飞机,号称F22发现者。
尾声
中国军力的发展,是随着中国经济能力的提升有序推进的,我们无需输出武力去建立殖民地,也不可能像宋朝那样“扬文抑武”。
这么多的武器装备,随便拿出一款细细考究,都能写出万字长文,那里面是科研人员的汗水,是国家领导的谆谆嘱托,是无数个思考的日日夜夜,甚至浸润着我们军工人的鲜血和生命。
郭永怀,是和钱学森钱老其名的科技巨匠。
1968年12月5日,一架飞机在距离北京西郊机场地面约400米处坠毁。救援人员发现了两具紧紧抱在一起、已然烧焦的尸体,他们是“两弹元勋”郭永怀和警卫员牟方。
当人们费力地分开他们,一个保密公文包在两人胸口处豁然出现,完好无损。公文包里是二人至死也要护周全的、我国核事业的希望——郭永怀在青海核试验基地发现的重要数据报告。
郭永怀是唯一以烈士身份被追授“两弹一星”荣誉勋章的科学家。多年来,每忆及此,知情者无不泪目。
邓稼先,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为研制原子弹,未获得某次失败实验后的第一手资料,受到高辐射伤害,导致英年早逝。
有人赞誉他:
踏遍戈壁共草原,
二十五年前,
连克千重关,
群力奋战自当先,
捷音频年传。
蔑视核讹诈,
华夏创新篇,
君视名利如粪土,
许身国威壮河山,
功勋泽人间。
六三空难四十位烈士,
为加速研发空警200预警机,不幸遭遇空难。最后时刻为了保护当地村民,没有选择平地迫降,不得不撞山迫降,全部遇难。他们长眠于安徽省广德市柏垫镇的英烈山上。我曾一人上山祭拜,大雨倾盆,空山竹林,英雄们的墓碑整齐排列在山巅。(那一天,我就想着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还有更多默默无闻的科技工作者。
作为中国人,应该感谢这些无私奉献的前辈,为我们国家不断打造出强兵利器。建国以后,我们中国人站了起来;现在,我们中国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未来的中国,一定更加强大和富裕。
谢谢你们的阅读。
新年快乐,一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