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界历史上,康静有哪些故事?
康静老师,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的优秀的老旦演员,京剧名家、国家一级演员、新一代老旦中的佼佼者、京剧“李派”传人中有名的青年老旦演员、京剧表演艺术家。
她出身于梨园世家,生活当中非常刻苦朴实,又得到了有名表演艺术家李鸣岩先生的真传,舞台上表演大方,声音高亢通透,演唱韵味十足。大家对舞台上的康静她塑造的一个个舞台形象可能是已经非常熟悉了。但是呢,大家对康静曾经有过什么样一个不同寻常的童年、她有过一个什么样的成长经历也许并不是很了解。
康静出生梨园世家,祖父康君彤是京剧琴师杨宝忠先生的入室弟子,父亲康秉钧是中国京剧院花脸演员景荣庆先生的学生,受家庭的熏陶,从小喜欢京剧的康静十三岁便报考了北京戏曲学校,在同学间,康静是一个极好强的孩子,经常趁着家里没人偷偷吊嗓子练唱,由于方法不得当,久而久之她的嗓子不仅没有越练越好,反而中音低音出现了沙哑的状况,在错误的练习下她生生地把嗓子唱坏了,为此父亲还让康静写下了一份保证书,从小康静就是一个勤奋执着的孩子,也正是对京剧老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才使得她成为了当代京剧界内的佼佼者。
看到她小时候扮上了彩唱的样子,觉得反正跟她现在不太像,变得挺多的,大概到后几张照片的时候是看出来是她的了、有点自己现在的模样,长开了。她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在对京剧对戏曲方面确实有点天赋,其实她从事专业也好,学京剧、学老旦真是她爸爸给她领进来的,就是糊里糊涂就学了,就是当个爱好。她爸说就是咱们先试着听一段,第一段就听的李金泉李爷爷的《罢宴》,当时听完了之后,她爸说自己没想到自己能坐住了,而且她爸爸那会儿经常演出,她爸带她去看戏,她记着第一次看是李世济老师的《锁麟囊》,她爸爸就给她搁在侧幕条,说你哪儿都别动,她那会儿刚四五岁,整整看了三个小时,就对李世济老师这出《锁麟囊》印象太深刻了。
兴许那个时候要开始工程派的话,说不定到现在也是一个程派的名角,另外一个情景了。那李鸣岩老师得生气了,我少了一个高徒。有一片子里头呢,还提到了一个保证书的事,就是在戏校就想学戏嘛想吊嗓子,吊嗓子就是老想是自个儿再给自个儿多加点课,自个儿玩命地喊,那会儿正值青春期,不懂,就生把嗓子给喊坏了,后来她一直歇了半年,她爸说,这半年你可不许再背着我那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她爸又怕她自个儿跟自个儿较劲,让她写了一封保证书,就是保证在这个时期不再喊嗓子。其实在这之前康静的很早的时候,就是一个小明星了,因为你想在九十年代那个时候自己还是小孩的时候就灌过磁带的不太多,京剧小虎队的画面,看到了一些熟悉的名字,费洋、宋怡、王光荀、宋昊宇这都是他们的同学,这个是当时是1990年,1990年出的京剧小虎队,因为当时那个小虎队很火,他们这个策划者是费洋的爸爸,也是著名的琴师费玉明老师,当时就把他们这拨孩子就给凑在一起,说咱们也出一盘带子,起名字咱们就叫京剧小虎队。很多人都买当时这盘磁带,那1990年出的这个磁带,康静当时的这个歌声是怎么样的,她自言,太嫩了、稚嫩的。她后来再听起来什么感觉,有点不好意思丶不敢听,那个“儿啊"那音都发错了,其实没什么不敢听的,因为从这个到她现在体现的就是两个字:成长。
一个年轻演员的成长,离不开自己的老师,说到老师的话那就必提一个人,有名的老旦表演艺术家李鸣岩老师,拜师是2000年,当时是在人民剧场、是集体拜师,这在当时作为老旦界是一个盛况空前的,算起来呢,从拜师到当时已经有十二年多了,当时这十二年当中呢,不仅仅向老师学了很多艺术上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彼此之间也增进了很多情感上的交流。
作为康静她的老师,相信李鸣岩老师在当时过去的十几年里对这孩子特别地了解、各个方面,她觉得康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康静在艺术生涯当中那是一丝不苟。演员呢,你找胡琴不好找,学的戏只有在家里头,怎么办呢,对着李鸣岩她的录音唱,那个调门还可以,康静她一天到晚就是对它唱,自己锻炼,这是她爸爸跟李鸣岩说的,真是刻苦,确实是刻苦。作为一个演员来说康静还是真是事业心那是很强很强的,自己也是很高兴。当时这十二年来结下了很多这种情感上的联系。在艺术创作方面呢,师徒俩也是找到了很多共鸣点,知道她们也在对一些传统的剧目在做一些自己的诠释和一些编创、创新的东西,比方说像《金龟记》。那《金龟记》呢知道这也是她参加当时这一次每周一星评选在剧场推出的一台大戏,在这出戏上头也凝结的她们师徒两人的很多心血,简单地讲讲就是这出戏在她们的手里,从师父到徒弟会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不一样的《金龟记》呢,《金龟记》这戏是经过师父重新整理吧,也算是老戏新演,“行路"加了一个非常漂亮一个圆场,就结合了她的特点,结合她的特点,但是现在这已成为一个范本了。因为这个戏她觉着师父这点就太高了。她设计是一个小圆场,小圆场之后越走越急,因为它是一个崎岖的路,要不人家不明白你这走干吗呢,它有那个唱词“艰难而行”,缓过来之后有一个小的一个挫步,但是她说千万别计较太多,计较太多把这戏整个就给搅了,点要少而精,加了一个大屁股坐。还有一点就是说最后包公,她老师的设计是下跪,包公从这堂上下来之后,她有几个、他把金龟交到康氏的手里,你带着孩子走吧,有这金龟就度日去,当时看到这金龟就联想到张义,然后跪下之后,当时她响排,师父说不成,亲自跪下示范,真的当时前场特别特别感动人,因为八十岁了,给她亲自示范,真的使康静她特别特别感动。因为这样的事真的是太多了。这个《金龟记》咱们这整个来说也就是咱们的传统戏、骨子老戏,流派的那个味特别浓,而且都是家常(长)里短的一些,李鸣岩她说你演这戏,你一定要找着人物的对象,咱们地方戏有的,给你跪下,双腿就那么往前,那真是感人至极了。她说你这个就可以借鉴,从感情上、从戏理上,你就得马上跪下,你没有不感人的戏,观众肯定也要感动,所以说一句话也好、唱也好,你一定要有戏理,有戏理你带着感情你就好了,李鸣岩她一直都那么说她,她说念白你再加强,这个戏还是不错的,演得成功了,而且人家各个地方都要学她这个戏,这是她的一个收获吧。康静她说更要感谢师父。
这是幕后的这样的一个故事,回到刚才的那个《金龟记》,看看师徒两人花了很多心血,而且呢,在演出的时候也获得了很大成功,她的演出还深深地打动了一位老戏迷,当时中国铁路美术家协会的主席、也是有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李嘉存老师,当时的前不久他到扬州去,很多扬州的戏迷、扬州的领导都问他,哎,康静能不能给请来,他说好,他说我一定帮助你们把康静请来,你看看,康静的影响现在也是全国性了的。
话说当时在节目当中三代戏曲人都在同一个舞台上展示了,李嘉存老师他听完以后什么感想,他言非常地高兴、也非常地激动,这个纵观李派啊,上至卧云居士、龚云甫、李多奎、王玉敏、李金泉、李鸣岩等诸多位大师,他们都用他们的声音,以声带情,所以才把这出《金龟记》传至到今天。那么当时又看到这么多的小朋友和他师姑李鸣岩、康静一起演唱特别特别激动、特别特别的高兴,那怎么来表达这个心情呢,特别是康静,他是不是觉得当时这会儿应该给她一点鼓励,希望以后李老师再提这一系列艺术家名字的时候,把康静也加上去,李鸣岩、康静等一系列艺术家,那是康静她的追求。李嘉存老师不仅仅来了,而且还给康静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他为康静呢,画了一幅画,他想自己借这画啊,古人有一句话叫烂红似火雪中开,就花开烂漫、烂漫地像火一样,但是你千万不要忘记在雪中开,就是说像,他认为这也是像康静这样的艺术家的品质,然后呢,他画点水仙,水仙大家都知道,仙姿,他说自己衷心地祝愿康静同志真的在舞台上把她的仙气、把她的火红的艺术送给广大的戏迷。听了他的话,让人又一次产生了嫉妒之心,觉得有那么一位业外的恩师,也是非常难得的、非常可贵的。因为两位李老师实际上一直都是见证着康静的成长。从一个小姑娘到后来成了妈妈,在舞台上呢也是,因为老旦这个行当有它自己的特点,演的都是娘,在舞台上有很多儿子,实际上在康静成为真正的妈妈之前已经有很多人在舞台上叫过她妈了。在舞台上跟康静合作过的这些同事们、在舞台上的那些儿子们都有哪些人,北京京剧院梅兰芳剧团优秀丑行演员黄柏雪说,他在《金龟记》这个戏里呢,演的是小儿子张义,扮演他这妈那个,自己这一说吧,还真不好说,她啊,比他自己小十五岁呢,将近。可是呢,她演他妈(妈),她是谁呀,她就是康静。他们俩经常合作在一起。实际上合作呢,自己特别倒霉,他老演她儿子,这个、可没辙、这是工作、职业,还得演,舞台上还得认真,该叫妈的还得叫妈,可私底下不成,她见面叫他哥,他还得好好答应,哎。他们俩关系处得相当好。倪胜春他跟康静呢,是同学,他们都是北京戏校90班的学生,从上学到当时合作过很多出戏,有《岳母刺字》丶《金龟记》、《洪母骂畴》、《太君辞朝》,几乎每出戏都在演她儿子,反正几乎算是演她儿子的专业户。在戏里呢,受尽折磨,虽然演的很多都是不孝啊或者什么的,但是确实跟他生活应该属于相反的。尽管在台上饱受摧残,但是私下对倪胜春他、对他家人、对他孩子都很照顾、关系都很密切吧,因为经常走动。康静呢,演过徐庶的母亲、岳飞的母亲还有洪承畴的母亲,很多的母亲,当然也演过他(韩胜存)的母亲,因为他们曾经合作过《红灯记》,她演他的母亲李奶奶,他演剧中的李玉和。在康静演的众多母亲当中,韩胜存他认为最成功的就是演他的母亲、李玉和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