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间,2025立秋时间几点几分?
2025立秋时间几点几分
8月7日14时54分将迎来“立秋”节气,意味着夏尽秋来,金风渐至。“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通常在每年公历的8月8日前后。
中国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意思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夏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虽说,立秋节气代表秋季的开始,但今年的“立秋”恰在“中伏”末尾,接下来还有末伏。所以即使进入“立秋”,接下来仍可能处在炎炎夏日当中。“立秋”后余暑未消,空气湿度仍较大,直至“秋分”,这段时间身体易现“温燥”。饮食也要与夏季有所不同,科学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贴秋膘”也要恰到好处,不宜过分进补。
根据“燥则润之”的理念,宜多吃银耳、百合、香蕉、梨等清热健脾、利湿润燥、滋阴润肺的食物。立秋饮食要把握几点健康养生小知识——
1、不要放纵,管住嘴
一般人到了秋季容易“贴秋膘”。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很容易发胖。建议吃些高蛋白的食物,如鸭肉、泥鳅、鱼、猪瘦肉、海产品等,既有清暑热又有补益的作用,可以放心食用。
2、秋季易燥 不宜多食辛辣
秋天身体易出现“温燥”,尽量少吃辛辣或者煎炸类的食物。另外,还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提倡吃一些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等。
3、少吃西瓜、黄瓜等性味寒凉食物
天气逐渐由热转凉,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易导致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经过一个长夏后,特别是老年人身体消耗很大,大多脾胃虚寒。如多吃西瓜、梨、黄瓜等,可能伤及脾胃,要少吃。
4、解暑清凉的食物
一般来说,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还可喝些吃些莲子汤等。
2025年立秋时间几点几分
2025年立秋的具体时间是8月8日03:12:57,星期四,农历时间是七月初八。
立秋,在每年公历的8月7日~9日中的一天。是24节气的第13个节气。当太阳达到黄金135度时,就为立秋。每年每个节气的时间,都要具体到几点几分,因为每一年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就算日期一样,时分也会不同,特别是立秋的时间。能够区别这一年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
立秋多长时间
立秋节气共十五天即半个月的时间,中国农时节气共有二十四个,二十四节气有个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二十四节气歌。立秋是四季进入秋香的第一个节气,预示着夏季已经终结,秋天已经来临,每年收获的季节到了。
22年立秋时间几点几分
回答:2025年年立秋时间为农历七月初十日二十点三十分,阳历的8月7号。立秋节气标致着气候一天比一天凉爽,秋季是人们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一年四季各忙其事跟着节气走,春天播种夏天管理秋天收割冬天储藏。这是农民伯伯的天职不需要别人的催促。
后天就是立秋了你知道“立秋”三候吗
要“立秋”了。
古称,“立秋”有“三候”。具体说就是,“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蝉小而青赤色者。”
多说几句。
上述“三候”,属于古人排列的全年“七十二候”之三。“候”,亦称“物候”,初指庶物应节候而变,后直接代指时令。
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晚春赋》云:“嗟时序之廻斡,叹物候之推移。”
隋王胄《雨晴》诗曰:“初晴物候凉,夕景照山庄。”
关于“物候”,从目前来看,至少距今3000年前的古人已经“深谙此道”了。
《诗.豳风.七月》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郑玄《笺》:“大火者,寒暑之候也。”“大火”,非指火星,而是东宫心宿之第二星,农历七月,此星下行,古人曰“流”。
《七月》又云:“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笺》曰:“言此三物之如此,逐渐寒有渐,非卒来也。”
《逸周书》,亦称《周书》,记载了从周文王、武王、周公、成王、康王、穆王、厉王到景王约500年间的时事。《左传》《国语》《墨子》《战国策》等皆多引用,可知其一定早于这些古籍。
其《时训解》,最早排列了 “七十二候”。
即以五日为一“候”;一月六“候”;三“候”为一节气。一年中二十四节气,恰好“七十二候”。
古人对这“七十二候”中的每一“候”,都有具体描述——挑选最具代表性的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现象变化的徵候,以之说明节气变化。其主要用途,是作为农事活动及安排生活的依据。
《逸周书》之后,《吕氏春秋.十二记》亦记录了七十二候内容。
汉代,儒学处于独尊地位。汉儒们把“七十二候”列入到《礼记.月令》之中。刘向也将之写入了《淮南子.时则》。
北魏,“七十二候”始入历法。由此,形成了一种专门的“物候历”,将一年划分为几个自然季节,再按季节分月,然后根据多年平均的物候期列入各季和月。
本题目说到的“立秋”之“三候”,即由此而来。
“物候历”主要包括——植物发芽、展叶、开花、果熟、叶变色和落叶日期;动物始见、始鸣、终鸣、绝见日期;霜雪初、终日期;土壤、河流结冻和解冻日期;农作物播种、抽穗、开花和成熟日期,等等。
自古以来,古籍对“七十二候”之记载包括名称,不尽相同。这大约,一是数千年间,气候有所变化;二是地域不同,“物候”特征亦不相同;三是传承各异,也造成记叙差别。
唐以后,讲述“七十二候”之书籍以数十种计。
清代李調元《月令气侯.图说》,汇总各家之说,且绘制《中星气候图》,当能体现“七十二候”源流之全貌。
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于1934年第一次组织了“物候观测网”,标志中国现代物候学之诞生。
“现代物候学”的定义是——研究自然界生物的生物学周期现象和气候的季节性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属于气象学和生物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现代物候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研究生态环境,主要是气象条件对各种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亦称“物候生态学”;研究物候现象的顺序性;研究午后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性,也称“物候地理学”;编制自然历,参照天气预报,利用物候预告农时,为农业生产服务。
大致就是这些。
将“七十二候”附后,供有兴趣的朋友参看。(所标月份为农历)——
一月(正月) 立春:初候,东风解冻;阳和至而坚凝散也。 二候,蛰虫始振;振,动也。三侯,鱼陟负冰。 陟,言积,升也,高也。阳气已动,鱼渐上游而近于冰也。 雨水:初候,獭祭鱼。此时鱼肥而出,故獭而先祭而后食。二候,候雁北;自南而北也。三候,草木萌动。是为可耕之候。
二月 惊蛰:初候,桃始华;阳和发生,自此渐盛。 二候,仓庚鸣;黄鹂也。 三候,鹰化为鸠。鹰,鸷鸟也。此时鹰化为鸠,至秋则鸠复化为鹰。 春分:初候,玄鸟至;燕来也。 二候,雷乃发声。雷者阳之声,阳在阴内不得出,故奋激而为雷。 三候,始电。电者阳之光,阳气微则光不见,阳盛欲达而抑于阴。其光乃发,故云始电。
三月 清明: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牡丹华;鴑音如,鹌鹑属,鼠阴类。阳气盛则鼠化为鴽,阴气盛则鴽复化为鼠。 三候,虹始见。虹,音洪,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无,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见。 谷雨:初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飞而两翼相排,农急时也。 三候,戴胜降于桑,织网之鸟,一名戴鵀,阵于桑以示蚕妇也,故曰女功兴而戴鵀鸣。
四月 立夏:初候,蝼蝈鸣;蝼蛄也,诸言蚓者非。 二候,蚯蚓出;蚯蚓阴物,感阳气而出。 三候,王瓜生;王瓜色赤,阳之盛也。 小满:初候,苦菜秀;火炎上而味苦,故苦菜秀。 二候,靡草死;葶苈之属。 三候,麦秋至。秋者,百谷成熟之期。此时麦熟,故曰麦秋。
五月 芒种:初候,螳螂生;俗名刀螂,说文名拒斧。 二候,鹃始鸣;鹃,屠畜切,伯劳也。 三候,反舌无声。百舌,鸟也。 夏至:初候,鹿角解;阳兽也,得阴气而解。 二候,蜩始鸣,蜩,音蜩,蝉也。 三候,半夏生。药名也,阳极阴生。
六月 小暑:初候,温风至。二候,蟋蜂居壁;亦名促织,此时羽翼未成,故居壁。 三候,鹰始挚。挚,言至,鹰感阴气,乃生杀心,学习击搏之事。 大暑:初候,腐草为萤;离明之极,故幽类化为明类。 二候,土润溽暑;溽,音辱,湿也。三候,大雨行时。
七月 立秋: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蝉小而青赤色者。 处暑:初候,鹰乃祭鸟;鹰,杀鸟。不敢先尝,示报本也。 二候,天地始肃;清肃也,寨也。 三候,禾乃登。稷为五谷之长,首熟此时。
八月 白露:初候,鸿雁来;自北而南也。 一曰:大曰鸿,小曰雁。二候,玄鸟归;燕去也。三候,群鸟养羞。羞,粮食也。养羞以备冬月。 秋分:初候,雷始收声;雷于二月阳中发生,八月阴中收声。 二候,蛰虫坯户;坯,昔培。坯户,培益其穴中之户窍而将蛰也。 三候,水始涸。国语曰: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辰角者,角宿也。天根者,氐房之间也。见者,旦见于东方也。辰角见九月本,天根见九月末,本末相去二十一余。
九月 寒露:初候,鸿雁来宾。宾,客也。先至者为主,后至者为宾,盖将尽之谓。二候,雀入大水为蛤;飞者化潜,阳变阴也。 三候,菊有黄花。诸花皆不言,而此独言之,以其华于阴而独盛于秋也。 霜降:初候,豺乃祭兽;孟秋鹰祭鸟,飞者形小而杀气方萌,季秋豺祭兽,走者形大而杀气乃盛也。二候, 草木黄落;阳气去也。 三候,蛰虫咸俯。俯,蛰伏也。
十月 立冬:初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蜃,蚌属。 小雪:初候,虹藏不见,季春阳胜阴,故虹见;孟冬阴胜阳,故藏而不见。 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 闭塞而成冬。阳气下藏地中,阴气闭固而成冬。
十一月 大雪:初候,鹖鴠不鸣。鹖鴠,音曷旦,夜鸣求旦之鸟,亦名寒号虫,乃阴类而求阳者,兹得一阳之生,故不鸣矣。 二候,虎始交;虎本阴类。感一阳而交也。三候,荔挺出。荔,一名马蔺,叶似蒲而小,根可为刷。 冬至:初候,蚯蚓结;阳气未动,屈首下向,阳气已动,回首上向,故屈曲而结。 二候,麇角解;阴兽也。得阳气而解。 三候,水泉动,天一之阳生也。
十二月(腊月) 小寒:初候,雁北乡;一岁之气,雁凡四候。如十二月雁北乡者,乃大雁,雁之父母也。正月侯雁北者,乃小雁,雁之子也。盖先行者其大,随后者其小也。此说出晋干宝,宋人述之以为的论。 二候,鹊始巢;鹊知气至,故为来岁之巢。 三候,雉雊;雊,句姤二音,雉鸣也。雉火畜,感于阳而后有声。 大寒:初候,鸡乳;鸡,水畜也,得阳气而卵育,故云乳。 二候,征鸟厉疾;征鸟,鹰隼之属,杀气盛极,故猛厉迅疾而善于击也。 三候,水泽腹坚。阳气未达,东风未至,故水泽正结而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