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泰安,去泰安一定要吃的5种美食,有喝有吃历史悠久
乐生活,享美食。欢迎关注“意中美食”,在这里每天为您分享关于美食的那些事。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并且也因此闻名于世。泰山有五岳独尊之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历史上不仅有无数的帝王登泰山而封禅,还有文人墨客登上泰山,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流传至今。泰安不仅自然景观优美,而且美食也是享誉天下,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如果大家去泰安的话一定要吃的五种美食。
第一种糁汤

汤味入口鲜咸,汤味厚重。汤汁浓淡适宜,用筷子轻轻搅动,细细的,柔韧的,像母亲纺成的棉穗,含在舌尖,依旧是肉味,沁入心底,依旧是肉香。各种味道都那么香浓、绵长,都那么耐品、耐寻味。一碗下肚,劳顿饥渴顿消,精神大振。
糁汤可依据每个人的口味来把握,在原汤基础上自己调制,喜欢什么样的口味可放什么样的调料,酸、甜、咸、辣、鲜,可以任人选择。常食糁汤可以强身健体,对人体具有补中益气、温中补阳、健脾养胃、美容养颜、祛风湿、治心腹冷痛、通气消渴之功效。
糁汤热喝,浓香扑鼻,气味诱人,尤其早上喝,感觉更为浓厚;中午喝,能够开胃,增强食欲;晚上喝有安神之功效。酒后食之,酒醒养胃,给您轻松舒服的感觉。
第二种蜜三刀

蜜三刀起源于江苏徐州,是江苏省苏北、山东等地特色传统风味小吃之一。当地特产糕点八大样之一。具有浆亮不粘,味道香甜绵软,芝麻香味浓厚的特色。蜜制小吃品种很多。蜜是饴糖,是由大麦等粮食经发酵糖化而成,又被称为“蜜食”。
据说苏南人和苏北人曾经交流面点的制作方法,相互都留下一手,苏南人没有传授苏北人怎样制作董糖(和董小婉的渊源这里不提)。苏北人也没有教苏南人怎样制作三刀(看似简单的三刀也有其繁复的配方和程序)。三刀规规矩矩、方方正正,表面密密麻麻镶了一层白芝麻,密里透亮,大方坦然,内心实在。时过境迁,多少实在的点心都变了。只有三刀,以不变应万变,老样子。
第三种泰山煎饼

传说煎饼是诸葛亮发明的。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初,兵微将寡,常被曹兵追杀,一次被围在沂河、湅河之间,锅灶尽失,而将士饥饿困乏,又不能造饭,诸葛亮便让伙夫以水和玉米面(应该为其他谷类,三国时期玉米还未从美洲引入中国)为浆,将金(铜锣)置火上,用木棍将米浆摊平,煎出香喷喷的薄饼,将士食后士气大振,杀出重围,当地人也习得此法做食,但铜锣昂贵,且易开裂,人们便以铁制成锣状的煎饼烙。从此煎饼在沂蒙乃至山东大地上流传至今。
第四种泰山火烧

范镇火烧又称泰山火烧,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小吃。因产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范镇而得名,是范镇第一名吃。在全国各地享有盛名,销量多个国家和地区。
范镇烧饼制作历史悠久,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最早叫“徐家烧饼”,曾奉乾隆帝旨,做烧饼,博得皇帝赞誉,御笔题写了匾额,从此名声大振。几经工艺改造,如今已是家喻户晓,深受多地消费者的喜爱。
第五种泰山三美

泰山三美是指白菜、豆腐、水。泰山白菜,又叫"城白菜",因为颜色光洁,白中透出淡黄,酷似象牙颜色,又称"象牙白"。体大,心实,清脆。 泰山豆腐,用小石磨推磨,用泰山水成浆,经过多道工序的细心制作,其特点无苦味,无涩味,细嫩如玉似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