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 万恶的“巴士底狱”被攻破,法国大革命自此爆发
“Bastille”在法语中是堡垒,城堡的意思,“巴士底狱”原名是“巴士底要塞”。
在法国巴黎的东部,塞纳河的右岸,有一个巴士底狱遗址(Place de la Bastille),这里原来是一座军事堡垒,是1369—1382法国国王查理五世为了抵御英国军队的进攻而建造的。
但到了14世纪末期的时候,随着法国疆土的扩大,巴士底要塞失去了它原有的防御作用。于是,它就被改成了王室的“专用监狱”,专门用来关押政治犯。著名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就曾被两次关押在这个地方过。
让我们再来看看这座超级“奢华”的皇家监狱到底是什么样的?
“巴士底狱”总占地面积2670㎡,四周都有一堵堵又高又厚的石墙,还有8座高达30多米的塔楼,堡垒的四周都挖掘建有宽24米的深沟,进出都需要放下吊桥,与中国很多的古城的风格有点相似。
而如果有去过法国旅游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在“巴士底狱遗址”那里建有一个广场,就叫巴士底广场,而旁边塞纳河上有一座协和桥,桥上的石头都是当时从“巴士底狱”上拆下来铺在上面的。
7月圆柱
广场的中心地方有一座纪念法国“七月革命”的烈士碑,高52米,圆柱体形状,法国人称之为“7月圆柱”。而在这个圆柱的顶端,则是一尊右手高举火炬的金翅自由神像,神像左手提着被砸断的锁链象征着获得了自由。
大家如果注意到的话,可以看到,在遗址的前方还立着一块牌子,上面用法语写着:“大家来这里跳舞吧!”。这大概就是法国人的浪漫,就算是法国大革命,也经常被诗人打上“浪漫”的标签。先驱的鲜血都是粉色的,生命的消逝就像玫瑰的绽放。法国人希望用这样的“浪漫”的方式来让后人记住:这样的一场大革命对于法国的意义。
即使是邀请大家来跳舞,那也是胜利的舞步。所以,法国人也将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的这一天定为法国的国庆日,也就是7月14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大概回顾一下这样一个“攻破巴士底狱”的过程吧!
到了18世纪末的时候,巴士底狱已经成了控制巴黎的制高点,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很多人都不愿意再接受王权的“残酷统治”。而“巴士底狱”从原来的防御“勇士”已经变成了一个王室的“独裁象征”。
尽管法国已经经历到路易十四时期的辉煌,甚至在他治下,法国已经成为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并且还有一支欧洲最强大的陆军。虽然在与西班牙和荷兰的战争中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路易十四在挑战“海上霸主”英国的过程中,还是耗费了法国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导致国内民众的赋税加重,社会矛盾也逐步开始激化。
路易十四
而他死后,接手法国的路易十四的曾孙路易十五却依然还是推行对外扩大战争的政策,借用路易十五的一句名言:“我死之后,哪管它洪水滔天”,在国内实行高度专制统治,并且是嫉妒的奢靡。
在路易十五统治的五十九年的时间里,法国历代国王储备的那一点点家产,到最后都几乎被他给败光了。等到他去世,他那个20岁的孙子路易十六接手的时候,法国已经是一个烂摊子。
但即使是这样,1774年接手法国的路易十六还是腾出手来支援了当时的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高达250万法国金币的借款,一度也打败了英国。但就是因为这样一个对于法国来说似乎“毫无意义”的战争支援,却导致了自己国库的空虚,债台高筑。
路易十六
所以,等到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以后,法国人眼瞅着没钱过日子啊!所以路易十六又重开了法国已经停止了175年的“三级会议”,商议筹款的事情,因为国库已经空了。
注:所谓的三级会议,其实就是法国中世纪的时候的一个等级代表会议,三个等级分别是教士、贵族和市民。这种会议往往都是国家遇到困难时,召集起来商议国家紧急对策才会召开的。但因为法国那个时候的专制统治,这种会议的权力根本就是“形同虚设”,加上之前法国的经济都还不错,所以才会在那个时间段停止了175年。
这样的“三级会议”的召开,代表的就是国家已经到了一个真正的危机关头,国王路易十六的本意是想通过这个会议来筹款,以应付日益增长的王室支出。但是,参会的代表着下层工商业者利益集团的第三等级代表却在这个时候提出了一个“建立国民会议来决定国家大政”的建议。这种要求实际上是想在一定基础上分享政治权力,尤其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提出这样的要求也容易让王室的人同意。
法国的三级会议
但倔强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并没有屈从于这些第三等级的代表,而是自己偷偷把军队从外地调回巴黎,准备秘密逮捕这些第三等级的代表人物(后来证明这是谣言)。
真正的事实是:路易十六国王原本是打算想向第一和第二等级的人征税,但这些原本就处于统治阶级的人横加阻扰,再加上路易十六本人的性格软弱,一心只是钻研他自己喜爱的制锁工艺,这项征收工作也就暂停了。
但这些贵族依然担心国王会“故技重施”,所以就在群众中散布谣言,说路易十六国王准备加重人们的税赋,本就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巴黎人民比较激愤,城里的治安也越来越差。
路易十六以为巴黎人要造反,把周边的效忠王室的军队都调回巴黎,用来维持城里的治安。等老百姓看到一批一批的军队回到巴黎的时候,他们更加相信:路易十六国王一定会强行征收老百姓的税赋的。
这下火气就更压不住了,一场酝酿很久的大革命就此爆发!
简单的描述就是:7月13日这一天开始的暴乱,以起义者的胜利而告终,一直到14日的早晨,巴黎起义者们已经占领了整个巴黎,就剩下一个象征着王室专权的“巴士底狱”没有被攻破。
攻占巴士底狱(图片源自百度百科)
于是,就像电影“让子弹飞”里面的情景一样,愤怒的人们都扛着枪,奔向王室最后的“一块根据地”,并很快占领了整个巴士底狱。
而这样的起义也成了法国全国的革命信号,随后,愤怒的火种燃烧到了全国各地,城市里就是武装夺取市政管理权,农村就是到处都开始有农民攻打庄园主,并且烧毁地契,法国最著名的大革命就此彻底爆发,并最后由人民组织起来的制宪会议掌握了法国的大权。
很多的浪漫主义历史学家都把这一次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狱”被人民占领的事件描绘成伟大的功绩,代表英勇的巴黎人民解放被压迫的农民的一次革命胜利。
1791年正在被拆毁的巴士底狱
所以,7月14日这一天也就被法国人定为了自己国家的国庆日。
整理~嘤呀君
以上为作者个人观点,与其他无关,如有异议,请留言描述,谢谢!文中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嘤呀君致力于“足球”和“时事”两个领域的优质内容创作,还请您多多支持!点赞分享+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