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琇身为康熙年间著名清官,为何没能进入贤良祠?

2025-09-04 14:56 来源:策古网 点击:

郭琇身为康熙年间著名清官,为何没能进入贤良祠?

郭琇(1638—1715),字瑞甫,号华野, 清朝康熙年间清官。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清朝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纳兰·明珠府中张灯结彩,明珠的党羽都来庆贺他53岁大寿。这时,门口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此人姓郭名琇,乃佥都御史。

郭琇向来和明珠不对付,明珠听闻郭琇来府上拜寿,非常意外,亲自出门迎接郭琇,《清稗类钞》记载:

及入,长揖不拜,坐移时,故频频作引袖状。

郭琇进门后,只是拱手,并没有下跪参拜。待坐定后,频频摸自己的袖子。

明珠就调侃郭琇说:“郭御史今天兴致不浅,难道还给我带了礼物藏在袖子里不成?”

郭琇回答说:“没有,没有。”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一份弹劾明珠的奏本,递给明珠。明珠还未来得及看,郭琇拍案而起说:

image.png

“郭琇无礼,劾及故人,应受罚。”

说完,拿起酒杯一饮而尽,拂袖而去,众位宾客大惊失色。当天,明珠便被康熙下狱问罪。

权倾朝野十余年的纳兰·明珠,遇到政敌无数,但没想到在自己寿宴上被郭琇扳倒,简直匪夷所思。郭琇真的有如此大的能量吗?历史上的郭琇,曾被康熙冤枉10年之久,在雍正朝一度还引起争议。本文,笔者将和大家分享“铁面御史”郭琇。

一、耿直boy的艰难仕途

根据《清史稿·列传五十七》记载:

郭琇,字华野,山东即墨人。

但其他史料有记载,郭琇,字瑞普,或字瑞卿,号华野。郭琇生于明朝崇祯十一年,据《胶澳志》记载,郭琇出生的时候,还闹了个笑话。

郭琇出生时,大雨倾盆,即墨县令正好从外地公干回来,躲到郭琇家中避雨。听闻孩子刚出生,县令便对郭琇的祖母恭喜道:“这孩子正巧在雷雨中出生,长大后怎么说也得是个七品官。”

郭琇的祖母是个没读过书的农妇,她听完县令的话,谦虚地说:“别说七品,就是能混个一品官,也是我们家头一份了。”

县令听完,茶水差点喷了出来。只好祝福孩子能成为一品官。不曾想,郭琇长大后,真成了从一品的左都御史。

郭琇从小聪明异常,康熙九年,郭琇考中进士,在翰林院多年,因为性格太过耿直,还曾弹劾过吏部官员,因此一直没得到升迁。到了康熙十八年,郭琇被外放为吴江县令。

《清史稿》记载:

材力强幹,善断疑狱。徵赋行版串法,胥吏不能为奸。

事实证明,郭琇在治理地方方面很有能力,他擅长断案,收缴赋税也很有一套,他在任时,县衙的胥吏都不敢作奸犯科。在吴江县令的任上,郭琇待了7年,史载“治行为江南最”,在江南诸县中,吴江县的政绩最好。然而,吏部却压着不给郭琇升迁。

康熙二十五年,坐了七年冷板凳的郭琇,终于得到了一位名臣的欣赏,此人就是时任江苏巡抚的汤斌。汤斌是清朝第一个被谥“文正”的官员,他为人刚直,素有威望,就连明珠都颇为忌惮他。郭琇的性格和成绩汤斌都看在眼里,他非常欣赏。汤斌将郭琇推荐给吏部,希望吏部给予擢升,没想到,吏部官员却“寝其奏”,把汤斌的推荐置之不理。汤斌没办法,只好上奏给康熙,康熙最终特事特办,绕过吏部,直接任命郭琇为“江南道御史”。

image.png

郭琇为官16年,终于迈出七品的门槛。

纵观郭琇为官初期,他虽有才华,但难免悲情。当时索额图和明珠把持朝政,官场仿佛一口大染缸,为人正直的郭琇,反而没有出路。若非遇到汤斌,郭琇或许一辈子只能做一个寂寂无闻的县令。那后面的辉煌,将都和他无关。

二、三次弹劾,名动天下

《史记·滑稽列传》中有一句话:“执法在傍,御史在后。”作为御史,便要行监察之职。郭琇担任江南道御史后,第一个弹劾的对象,竟然是河道总督靳辅。

靳辅是清朝著名治河名臣,他治河十余年,在他的治理下,黄河、淮河的水患明显减少。但是,在治河的过程中,由于他的方案不被人们所接受,他先后遭到过于成龙、张书玉、徐乾学等名臣的弹劾。而郭琇也在弹劾靳辅的名臣之列。

《清史稿·郭琇传》记载:

时河督靳辅请停濬下河,筑高家堰重堤,清丈堤外田亩以为屯田,谓可增岁收百馀万……二十七年,琇疏劾辅治河无功。

靳辅治河,最大的争议就是他修筑了许多减水坝,所谓减水坝,就好比在河流的中间修筑一条堤坝,减缓对下游的冲击。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减少下游的洪灾,但坏处是,一旦减水坝修成,洪水便会聚集在减水坝的上游,上游的洪水不能及时排泄,必然会殃及周边农田。

站在今天治水的角度来说,靳辅治水,讲究的是“全局”,但在那个时代,没有“科学”之说,很多地方官见本地的农田因减水坝的修建而遭殃,便认为靳辅是将下游之灾挪到上游,根本无任何业绩可言。郭琇弹劾靳辅,便由此而来。

康熙二十七年,郭琇见平时少发生洪灾的地方,因靳辅治河而遭殃,愤然之下,向康熙上了《参河臣疏》。在奏疏中,郭琇列举了许多具体的数据,这引起了康熙的注意,康熙于是下令让靳辅入京,当着众位大臣的面解释自己的意图,但由于大家普遍没有治水的全局意识,最后靳辅在“舌战群儒”中败北,最终被康熙免职。

事实上,多年以后,康熙南巡,见到靳辅的治水效果,他还是很认可的,这是后话。

就当时来说,郭琇凭借一纸奏疏将河道总督拉下马,一炮打响。康熙因此调郭琇入京,升任郭琇为佥都御史(正四品)。

需要说明的是,郭琇的弹劾影响虽大,但站在历史的角度来说,靳辅明显是对的。但这并不是郭琇一个人的局限,于成龙、张玉书等名臣,包括康熙帝也一样有局限。

入京后的郭琇,很快迎来了另一个战场,郭琇曾受汤斌提拔,视汤斌为恩师,而汤斌和明珠不合,因此,从郭琇入京的那一刻,明珠就派党羽余国柱等人处处针对郭琇。郭琇也对明珠党羽恨之入骨。因此,才有了本文开头那段,郭琇在明珠的寿宴上弹劾明珠的场景。《清史稿》云:

image.png

学士明珠柄政,与余国柱比,颇营贿赂,权倾一时,久之为上所觉。琇疏劾明珠与国柱结党行私,详列诸罪状,并及佛伦、傅拉塔与辅等交通状,於是明珠等降黜有差。琇直声震天下。

那么,问题来了,明珠权倾朝野十余年,许多人都斗不到明珠,为何单单郭琇就能参倒他呢?难道郭琇真的有这么大的能量?

答案是否定的,郭琇能参倒明珠,不是实力问题,而是时机问题。

清朝康熙二十六年,直隶巡抚于成龙就多次向康熙弹劾明珠,于成龙说:“朝廷的官职都快被明珠和余国柱卖完了!”康熙便问心腹大臣高士奇:“明珠如此卖官鬻爵,为何没人弹劾他呢?”高士奇回答:“人都怕死!”

高士奇的话,让康熙震惊无比。康熙之前一直纵容明珠,是因为他要在索、明二人之间寻找平衡,因此,明珠如果有点小毛病,康熙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如果明珠能够直接决定官员的生死,这就足以让康熙警惕了。因此,康熙决定拔掉明珠这只蛀虫。正巧这个时候,郭琇闯了进来。

也就是说,明珠树大根深,并不是郭琇所能撼动的。他之所以能够扳倒明珠,只不过是康熙也想动明珠而已。

但不管如何,明珠却因郭琇的弹劾而倒台,从此,郭琇名动天下。

康熙也有意将扳倒明珠的功劳算在郭琇头上,因此,在明珠倒台之后,郭琇从正四品的佥都御史,先被提拔为太常寺卿(正三品),再晋升为内阁学士(从二品),到了康熙二十八年,郭琇已经担任吏部侍郎(正二品),但吏部的板凳郭琇还未坐热,康熙又升任郭琇为左都御史(从一品)。

换句话说,郭琇扳倒了明珠后,一年之内,康熙将他连升5级,成了朝廷大员。

接下来,郭琇又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倒霉的却是康熙的宠臣高士奇。《清史稿·郭琇传》云:

疏劾少詹事高士奇与原任左都御史王鸿绪植党为奸,给事中何楷、修撰陈元龙、编修王顼龄依附坏法,士奇等并休致回籍。

康熙亲政之初,亲手提拔张英、高士奇二人在南书房行走,充当自己的贴身大秘书,高士奇在康熙身边浸淫多年,深得圣心。但郭琇却抓住了高士奇与王鸿绪结党营私的罪证,最终,高士奇灰头土脸地辞职归乡。

河道总督靳辅、武英殿大学士明珠、再加上康熙的宠臣高士奇,靳辅三道奏折,参倒三位大人物,从今往后,那些居心不正的官员看到郭琇都要绕着走。

三、10年冤屈无处说

三道奏疏,让郭琇的仕途到达了顶峰,由于锋芒太过,他很快遭到了明珠和高士奇党羽的疯狂报复,郭琇几乎同时牵涉了三桩案子:

(一)山东巡抚钱鎯因贪污获罪,郭琇是山东人,他和钱鎯有过几次通信,因此被政敌抓住不放。微妙的是,钱鎯本来已经伏法,但最后突然改口,先说郭琇是自己的同党,后来有说是郭琇陷害自己。

(二)新任江苏巡抚洪之杰刚到南京上任,第一件事不是熟悉巡抚衙门的情况,而是直奔吴江,去吴江查亏空。最后查出,吴江县此前历任县令加起来贪污粮米二千三百余石。郭琇曾任过7年的吴江县令,理所当然成为重要嫌疑人。

image.png

(三)山东官员佛伦弹劾郭琇,说郭琇乃是明朝罪臣之子,郭琇的父亲是明朝御史黄宗昌的家奴,郭琇一直隐瞒不报,居心叵测。

除此之外,御史们还搜罗了郭琇的诸多罪证,势必要把郭琇拉下马。

冥冥之中,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把种种罪名全部扣在郭琇身上。这种“组合拳”终于奏效,让康熙不再信任郭琇,各方势力要将郭琇充军发配,康熙最终只是将郭琇罢免回家。此后十年,朝堂上再无郭琇。

直到十年之后,也就是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南巡路过德州,想起郭琇也是山东人,便命山东巡抚传诏郭琇前来见驾。郭琇当了十年的布衣,心如止水,康熙见到他倍感亲切。

康熙便问他十年前的罪过,郭琇很平静地对康熙说:“臣一生钢骨,十年前他们对我的弹劾,纯属无中生有,我的父亲是土生土长的即墨百姓,县衙都有契籍可查,说我父亲是明朝遗臣的家奴,实属无中生有。”康熙听完点头,在南巡时,康熙特地到吴江了解郭琇的为人,回京后,康熙对大学士阿兰泰说:

原任左都御史郭琇,前为吴江令,居官甚善,百姓感颂至今。

很明显,从吴江百姓口中,康熙得知郭琇是难得的好官。于是,康熙一纸圣旨,起复郭琇,让他担任湖广总督。

十年冤枉,康熙终于还郭琇一个清白。

湖广总督府在荆州,郭琇来到荆州后,先后帮湖广百姓减掉十分之三的税赋,又兴办学堂,兴修水利,剿灭土匪,两年的时间,他政绩斐然。

司马迁在《史记·循吏列传》中说:

奉职循理,为政之先。恤人体国,良史述焉。

很明显,郭琇配得上是一名良吏。

四、一代名臣任评说

康熙四十年,郭琇病重,他上书恳请告老还乡。康熙对吏部说:

“琇病甚,思一人代之不可得,能如琇者有几人耶?”

意思是,郭琇病重了,朕想找一个像他这样品格的人,来代替他的位置,竟然找不到。于是,康熙下旨,不准郭琇退休。

郭琇只得带病工作,不过,郭琇在他湖广总督生涯的最后,惹了一个麻烦。《清史稿》云:

image.png

黄梅知县李锦催科不力,琇委员摘印。锦得民心,民闭城拒之,乞留锦。御史左必蕃劾琇,部议当夺官

当时,黄梅知县李锦因为催缴赋税不达标,郭琇派人到黄梅县收缴李锦的官印,打算衙罢免李锦。结果激起了民愤,黄梅百姓主动关闭城门,把郭琇的人挡在门外,并且集体请愿,恳请不要罢免李锦。

这件事闹得非常大,康熙不得不派钦差亲自安抚百姓,朝中御史纷纷弹劾郭琇,要罢免他的总督之职。

这件事让康熙意识到郭琇确实有些力不从心了,他打算让郭琇体面地辞官。

康熙四十一年,郭琇终于告老还乡。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郭琇当了三年的总督,回乡时只带了两个箱子,一箱衣服,一箱书籍。郭琇路过驿站,驿卒帮他装卸行李的时候,都觉得箱子太轻。

康熙五十四年,77岁的郭琇在家中病逝,康熙听闻后,赐银千两,命山东巡抚上门祭奠。

铁面御史郭琇病逝了,但他的故事还没结束,因为到了雍正朝,他再次成为焦点。

雍正八年,雍正建立贤良祠,最初选入清朝78名已故老臣入祀贤良祠。例如,于成龙、汤斌、魏象枢等人都在其中。

当时,有人认为已故左都御史郭琇的贡献也很大,建议将郭琇也纳入名单之中,但遭到了很多人反对,因为郭琇早年弹劾靳辅并不妥当,而且晚年曾在李锦的事情上犯过错误,最后竟然因郭琇的事情争吵起来。

最后吏部尚书钱以垲和内阁大学士张廷玉也拿不定主意,不得不请示雍正。雍正是一位眼里不揉沙子的帝王,他最终将郭琇从贤良祠名单中划去,因此,郭琇和贤良祠无缘。

《清史稿》评价:

郭琇抨击权相,有直臣之风,震霆一鸣,佥壬解体。

郭琇为官20余年,他为父母官时,审理疑案,为民解忧;他做御史时,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他做总督时,为民谋福,政绩斐然。“铁面御史”郭琇,在康熙朝为自己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

2025-09-04 14:54:43

​北宋第一名将狄青,战功赫赫,为何会郁郁而终?

北宋第一名将狄青,战功赫赫,为何会郁郁而终? 柴荣是五代时期政治家,后周第二位皇帝。显德六年(959年),去世,年仅三十九岁。 趣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

​武则天的继承人是谁,武则天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9-04 12:22:29

​武则天的继承人是谁,武则天之后的皇帝是谁?

武则天的继承人是谁,武则天之后的皇帝是谁? 武则天之后的皇帝是谁?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开历史先河。武则天从一名才人,经过血腥的宫廷斗争一步步...

​太极星在天空的位置 太极星是哪颗星
2025-09-04 12:20:23

​太极星在天空的位置 太极星是哪颗星

太极星在天空的位置 太极星是哪颗星 中国唯一太极星象村 中国的唯一一个太极占星村就是俞源村,这个村落原来是被旱涝所席卷的一个村庄,但是后来经过刘伯温亲手设计、合理布局...

​上古时期和中古时期之间有多少年的差距
2025-09-04 12:18:17

​上古时期和中古时期之间有多少年的差距

上古时期和中古时期之间有多少年的差距 远古距离现在大概是170万年之前到公元前2070,这就属于原始社会。上古是比较早的古代,应该是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220年,主要是指夏商周秦汉...

​失宠的妃子会被皇帝打入冷宫?
2025-09-04 12:16:10

​失宠的妃子会被皇帝打入冷宫?

失宠的妃子会被皇帝打入冷宫? 皇帝为何把失宠的妃子打入冷宫? 失宠的妃子会有一定的机会被皇帝打入冷宫,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妃子都会被打入冷宫,一旦进入到冷宫之后就会饱受折...

​诗佛是哪一位诗人 王维为什么称为诗佛(王维)
2025-09-04 12:14:05

​诗佛是哪一位诗人 王维为什么称为诗佛(王维)

诗佛是哪一位诗人 王维为什么称为诗佛(王维) 诗佛是王维,王维被称为诗佛的原因是因为他的作品风格受禅宗方面影响极大。大部分的诗中都是禅意,在仕途上的不如意也使得王维...

​古代新皇登基后前任皇帝的后宫会怎么处理
2025-09-04 12:11:59

​古代新皇登基后前任皇帝的后宫会怎么处理

古代新皇登基后前任皇帝的后宫会怎么处理 古代皇帝死后,新皇帝如何对待后宫? 这些后宫之人会有着多个处理方法,可以选择出家,可以选择进入到冷宫中,也可以选择守陵。这两种方...

​朱元璋是暴君吗?
2025-09-04 12:09:53

​朱元璋是暴君吗?

朱元璋是暴君吗? 朱元璋不是一个暴君,但是同样也不是一个仁君。历史上对于朱元璋的评价有好有坏,朱元璋这些年来有过功劳,但是也同样有过不少的过错。 一、推翻蒙古元朝 朱...

​曹操有25个儿子,为何还会被司马家夺权呢?
2025-09-04 12:07:48

​曹操有25个儿子,为何还会被司马家夺权呢?

曹操有25个儿子,为何还会被司马家夺权呢? 曹操有25个儿子,为何还让司马懿夺了权? 这主要是因为曹操的自身后代寿命都比较短,有才华之人并不是很多,因此凭借着这一个弱点,必...

​开创唐朝的极盛之世的李隆基为什么晚年凄惨
2025-09-04 12:05:42

​开创唐朝的极盛之世的李隆基为什么晚年凄惨

开创唐朝的极盛之世的李隆基为什么晚年凄惨 晚年不理朝政,安于现状,只知道享受饮酒作乐。独宠杨玉环,让奸臣当道。因为过于相信奸臣,这才造成后期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的出...

​宗人府是个怎样的结构?为什么会令皇族感到恐惧?
2025-09-04 12:03:36

​宗人府是个怎样的结构?为什么会令皇族感到恐惧?

宗人府是个怎样的结构?为什么会令皇族感到恐惧? 宗人府是个什么机构?为何古代很多皇族 宗人府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如果皇族成员在犯错之后就需要到宗人府接受惩罚。类似于...

2025-09-04 02:47:33

​被康熙提拔,雍正重用的张廷玉差点晚节不保的真相是什么?

被康熙提拔,雍正重用的张廷玉差点晚节不保的真相是什么? 清世宗雍正帝临终前曾在遗诏中将鄂尔泰、张廷玉、允禄、允礼封为顾命大辅佐康熙。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

2025-09-04 02:45:18

​廖永忠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为何会被朱元璋所杀?

廖永忠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为何会被朱元璋所杀? 廖永忠(1323一1375年),无为州巢县(今安徽省巢湖市)人。明初名将,楚国公廖永安的弟弟。战功卓著,得到朱元璋“功超群将,智迈雄...

​历史上真实的刘备是怎样的?他称得上乱世英雄吗?
2025-09-04 02:43:04

​历史上真实的刘备是怎样的?他称得上乱世英雄吗?

历史上真实的刘备是怎样的?他称得上乱世英雄吗? 对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1. 《三国演义》是极端“尊刘抑曹”的,但小说里写刘备,...

2025-09-04 02:40:49

​历史上颇具代表性的五代秦王分别是谁?他们有何贡献?

历史上颇具代表性的五代秦王分别是谁?他们有何贡献?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国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许多观众公然无视“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

​受唐太宗重用的五大胡人名将,他们分别是谁?
2025-09-04 02:38:34

​受唐太宗重用的五大胡人名将,他们分别是谁?

受唐太宗重用的五大胡人名将,他们分别是谁? 唐朝是历史上的一个盛世,万国来朝,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而这不但是因为唐朝的强大,也是因为盛世之下,唐朝上下所拥有的一...

​东晋北伐的四大名将,他们分别是谁呢?
2025-09-04 02:36:19

​东晋北伐的四大名将,他们分别是谁呢?

东晋北伐的四大名将,他们分别是谁呢? 东晋建立之后,中原地区已沦丧于五胡之手。虽然皇室及大多世族只想偏安江南,但是爱国之将士每每以北伐中原、规复失土为己任。故东晋自...

​揭秘:张浚张栻父子的一生是怎样的?
2025-09-04 02:34:04

​揭秘:张浚张栻父子的一生是怎样的?

揭秘:张浚张栻父子的一生是怎样的? 张浚与张栻父子应该是南宋最有影响的名人之一,他们是四川绵竹人(今绵竹属德阳市)。张浚是宋高宗时主持川蜀抗击金军的主要负责人,名将吴...

2025-09-04 02:31:49

​李文忠病逝后,朱元璋下令太医全部被杀,是为何?

李文忠病逝后,朱元璋下令太医全部被杀,是为何?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以上问题趣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其中,地...

2025-09-04 02:29:34

​淮南王刘安:汉高祖刘邦之孙,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淮南王刘安:汉高祖刘邦之孙,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刘安(前179年~前122年),沛郡丰县人,生于淮南国寿春县,西汉时期文学家、思想家, 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