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比干丞相被纣王挖心致死!在历史上真有此事吗?
说到封神演义,我们脑海中会想到姜子牙,申公豹,杨戬啊等等,但是今天的主角不是他们,而是被昏庸的商纣王以剜心之刑的比干。
神话传说《封神榜》中,比干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因此被妲己要求剖出来供纣王观赏(治病)。比干因姜子牙的法术保护,服食神符后可以保护五脏六腑,剖出心脏后仍然不死;但剖心后若在路上遇见人卖无心菜,比干必须问他“人若是无心如何?”,若卖菜人回答“人无心还活”则比干可保不死;若卖菜人回答“人无心即死”比干就会立即毙命。结果比干剖心后遇见卖菜妇人,询问后妇人回答“人无心即死”,比干登时血流如注,大叫一声一命呜呼。
比干在我们的心中是那个正义凛然的大好人的形象,他敢于直言劝谏,无奈被妲己借刀杀人被纣王挖心而死。
其实在正史中比干是帝辛(纣王)的亲叔叔,也称王叔比干,是殷商王室的重臣
那么正史中比干真的是被纣王以剜心之刑处死了比干?
正史是这样的:
比干受其兄帝乙的嘱托,忠心辅佐侄儿—幼主纣王,由于商纣王横征暴敛,大兴土木,追求个人奢华的生活,致使民不聊生,老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比干是商纣王时期的丞相,他德行纯厚诚实,敢于直言进谏,一生忠君爱国,体恤百姓,曾多次以叔父的身份语重心长地规劝纣王,可是沉溺于酒色的纣王哪里听得进去,他不但把比干的话当作了耳边风,还抱怨比干干涉了他的私生活。比干又气又急,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于是,比干来到摘星楼,强谏三日不去。他的这一行为彻底触怒了纣王,一气之下,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纣王杀死了比干,还挖出了他的心。
还有一种传言:在商时期是兄死弟继(王位),比干和微子、箕子三人由于是贱出被剥夺了继承权,比干对纣王倒行逆施的暴虐统治不满,多次向他谏阻,纣王不听,所以就组成联盟反对帝辛的统治。
在帝辛时期国家领土迅速扩张,各新归纳的民众得到巩固团结,后来帝辛决定攻打一个徐夷的大国,经过几年的战争打败了徐夷,但是国内军事实力削弱的严重,这时候比干的侄子微子就派人到周请周在商最弱的时候攻打商,帝辛闻讯大怒清除比干联盟,可能手段有点暴力,然后周就集结大军于牧野和商展开决战,由于收编的俘虏临阵倒戈,商大败,帝辛到摘星楼自焚身亡。由于比干联盟对周有巨大贡献,所以周就大力的宣扬比干追封国神,还把比干的儿子坚找到赐姓林并分封领地,后来又分封了微子。
你比较赞同那个说法呢?小编还是比较倾向于第一种说法,第二种毕竟只是传言可信度不是特别高,在正史中比干确实是被纣王挖心致死,不过不是妲己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