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岩事件过去5年,包贝尔被骂到关闭账号:他的报应,终于来了…
最近被包贝尔整了个意外。
他以导演的身份,参加一个竞技真人秀——《导演请指教》。
一开始,我并不看好他。
但没想到,包贝尔参选的短片播完,全场掌声雷动。
郝蕾说,“特别棒特别棒!”
方励和陈祉希说,“我很喜欢。”
无论是大众还是专业评审团,都给予他高度评价。
这让我有些不可思议。
包贝尔是谁?
他是圈内公认的“烂片之王”。
《欢喜密探》,6.2分。
《胖子行动队》,4.2分。
《阳光姐妹淘》,4.5分。
剧情低幼,笑点粗俗。
翻拍更是“换汤不换药”。
就连央视六套都怒斥他是“东施效颦”。
作为演员,包贝尔也不出众。
微微一笑,显得谄媚而矮小。
可当他站上这个竞技舞台,迎接四面八方的声音时,我竟然有一些动容。
有人夸赞。
也有人批评。
更有一哥儿们花8期视频,专门骂他。
他一并受着。
带着谦卑感。
面对这样的褒奖,包贝尔能全面刷新了吗?
负评翻篇了吗?
他真的得到大家认可了吗?
包贝尔是圈内的边缘人物。
形象不出彩。
才华更不出众。
可他对演戏有一种“偏执”。
甚至是“厚脸皮”——因为常常被拒绝。
刚从北电大专班毕业时,他和同学去跑剧组。
一天跑4、5个。
同学跑不动,放弃了。
“我不去了,每个剧组都不要我们,这样跑有什么意义?”
包贝尔接着去。
每到一个剧组,就谦卑地递上自己的资料。
“导演,这是我的资料,麻烦你看看。”
“嗯。”
对方随手就把简历搁一边。
事后,包贝尔想起有东西落在剧组,返身折回时——
看到对方正在撕他的简历,然后往垃圾桶一丢。
回到出租屋内,他又把简历用塑封封起来。
再次递给导演。
“导演,昨天我看你把我资料都撕了,给你,这回你撕不了了。”
靠着这样的厚脸皮,他一个个去求机会,求角色。
张颂文还说过一事。
有一年,包贝尔打电话给他,希望能陪他试戏《韦小宝》。
张颂文一同前往。
没想到,刚敲开《韦小宝》剧组的门,就被一阵嫌弃:
“不是叫你别来了吗?你不合适!”
包贝尔赔笑道:“就让我试一下吧。”
结果当然是又没通过。
后来张颂文接到邀请,却给《韦小宝》剧组讲戏。
在一群群演中,他看到了包贝尔。
穿着戏服,剃了光头,和一群孩子在打拳。
张颂文很惊讶。
但包贝尔说,“我来参加群演,是想看看,他们愿不愿让我演一个小时候的韦小宝。
最终还是不行。
他一遍遍地求,一次次地失望。
他不要片酬。
不限时间,可拖戏,才慢慢赢得一点点机会。
比如《大人物》。
包贝尔看过韩版,觉得里面的反派富二代很适合他。
他争取,被拒。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终于,资方同意试镜。
结果,一鸣惊人。
荧幕上,那个变态到阴鸷的“赵泰”,刷新人们对他的认识。
大家这才知道,原来,包贝尔也是会演戏的。
但他的人生并未开始顺遂。
也有人找他演戏,但不多。依旧挣扎在边缘。
一晃28岁了。
包贝尔问一制片人。
“为什么我不能演男一号?”
“因为你不够帅。现在的男一号,都要高,帅,大眼睛,双眼皮。”
包贝尔有点落寞。
制片人不忍心,给他指了条路。
“你要着急,你就自己做吧。”
一语点醒梦中人。
包贝尔找来几个编剧,打算写一部喜剧。
结果耗时三年,才完成剧本的大纲。
找不到演员,就挨个打以前同学的电话。
“你们还想演戏吗?原先你们没有机会,但现在我自己做导演,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们。“
在他的盛情邀请下,来了5、6个同学。
在剧组,包贝尔也是出了名的大方。
他自掏腰包,让所有演员住800一晚的酒店。
拍摄完了,还带所有人出去玩。
王鸥曾说起一事。
她曾和包贝尔主演过一部戏。
刚来剧组就发现,剧组所有人都和导演认识。
片场有说有笑,只有她形单影只。
包贝尔就主动过来和她说戏。
“你看,你在演的时候,这样薅头发,会不会好一点。”
极其自然的表现,一下子打破王鸥的尴尬。
“我觉得包贝尔是个值得交的朋友。”
后来包贝尔要导演《欢喜密探》。
打电话给王鸥。
王鸥二话不说,推掉20几个剧本就来了。
只因包贝尔曾帮过她。
包贝尔身上有对演戏的痴迷和执拗。
为了演戏,他的身段低入尘埃。
也够仗义。
所以在圈内吃得开。
但这并不代表观众就会买账。
2016年,他执导的《欢喜密探》,豆瓣评分6.2。
有豆友一阵见血地指出问题。
“很用心,可惜能力有限.....很多笑点很冷,感觉跟强咯吱人乐似的,有些幼稚。”
这部喜剧被网友批,堆再多好演员也挽救不了。
《胖子特工队》,4.2分。
段落直接被骂照搬“王牌特工”。
还有今年上映的《阳光姐妹淘》,评论更是一边倒。
“丑化女性”。
“塑料配乐,廉价布景”。
“剧情不合理”。
“差的部分都是导演改的”。
.....
每一条拎出来,都够打十大板的。
我看过这部电影,确实拍得比较刻意。
不自然,更不搞笑。
打上4.5评分真算是手下留情了。
看包贝尔的片子,会有一个很强烈的共通点:
他沉浸在自以为是的搞笑世界里。
看过一个采访。
有人问他,为什么想拍喜剧电影。
包贝尔回答说:
“和钱没关系,就是想为大家带来快乐。”
拍电影有一颗纯粹的心当然好。
但像包贝尔这样,不考虑剧本,不考虑技术,不考虑资金,不考虑回报,也就意味着:
他不了解市场。
更不清楚当下观众爱看什么喜剧。
生搬硬套一些经典桥段,拼凑一部电影。
结果是什么?就是肤浅。
通俗点来说,就是低俗喜剧。
平庸、低级、媚俗。
观众当然不会买账。
真正的高级喜剧是什么?
知乎上有个回答,说得很好:
一,它的故事形式、人物设计是否高明巧妙又有趣;
二,是否能击中人性弱点,比如贪婪、虚荣、妒忌、势力等。
图来源:知乎
包贝尔的电影里,几乎都没有。
人物形象单一,剧情设计单薄。
快乐就是哈哈哈,痛苦就是哇哇哇。
当观众是傻子呢?
作为一个导演,懂拍摄,更要懂故事。
显然,包贝尔能力不够。
深度不够。
讲故事的能力更不够。
包贝尔观众缘差,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开玩笑没有限度。
还在读大学时,包贝尔就爱恶作剧。
一次和几个同学外出聚餐。
刘旭喝醉了。
包贝尔和几个同学把他扶回宿舍。
看着不醒人事的刘旭,包贝尔突然想“捉弄”他一下。
他把刘旭的衣服脱光,在身上画满了各种图案。
刘旭醒来后,一脸懵逼。
至今回忆起这件事,刘旭的脸上还是有些“不悦”。
你让一个喝醉酒的人,被脱光涂鸦,尊重人吗?
好友贾玲也爆料:
包贝尔没有男女界限。
和贾玲拍完戏,总是搂着贾玲说:“走,我们晚上吃饭去。”
还有“柳岩伴娘事件”想必大家都还记得吧。
2016年,包贝尔和包文婧大婚。
柳岩是伴娘之一。
包贝尔和几个伴郎不知怎么想的,抬着柳岩就要往水池里丢。
当天,柳岩穿着抹胸裙。
被几个大老爷们抬着就要往水池边上走。
柳岩一路尖叫。
好在贾玲集中生智,挺身“相救”。
挡在柳岩面前,免遭“毒手”。
视频曝光后,网络对包贝尔的批评铺天盖地。
我回头看了下,确实气愤。
有尊重女性吗?
恶俗吗?
另外,为什么偏偏是柳岩?个中意图无需明说。
事后,包贝尔被迫道歉。
可怜的柳岩却被部分网友骂,“趁机炒作自己。”
柳岩后来还出来道歉。
闹事者不发声,受害者道歉。
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这件事如掷在湖中的巨石。
掀起波浪不说,荡漾的余波也是一圈又一圈。
2016年9月,包贝尔受邀参加《饭局的诱惑》。
他承认当时是玩疯了。
也忘记“柳岩是个女孩”。
马东对他说:
“ 你和柳岩在一个公司十多年,其实你们是特别熟的朋友。”
包贝尔没有接话。
只是说,自己和柳岩道歉时,感觉很尴尬。
“我们再也回不到当初的关系。”
就在最近,包贝尔发布参加综艺视频到社交平台。
很快就有网友在底下评论:
“给柳岩道歉了吗?”
虽然包贝尔有回复。
依然“众怒难消”。
得知包文婧开直播,网友又去留言。
让她向柳岩道歉。
短短几分钟,包文婧的社交平台下留言区被占领。
包贝尔不得已,最后关闭了社交平台。
之后的包贝尔,似乎“消失”了一段时间。
直到2025年的《我就是演员》。
他演中年发福的父亲。
挑战患有艾滋病的“赵得意”。
都让“犀利”导师章子怡红了眼眶。
观众也很感动。
包贝尔似乎有些沉淀下来。
好好在演一个角色,走近一个人物。
去年和主编一起采访过包贝尔。
主编问他,为什么想要参加这个节目。
他答:“因为不想被遗忘。”
为了不被遗忘,包贝尔拼命的努力。
演《钢的琴》,改了8稿剧本。
演《最爱》时,做了一大堆人物笔记。
包贝尔展示过硬核的一面。
可比赛一结束,包贝尔似乎又消失在大家眼中。
没有代表作。
没有高票房。
制片人陈祉希曾对他说:
“我觉得包包是个很聪明的人,也有才华。但我始终觉得那个劲儿,没使对。或者是没有找到那个开门的方法。”
无论演员包贝尔,还是导演包贝尔。
要从一个“偏平”、“矮小”的包贝尔,成长为“立体”、“高大”的自己,他需要思想的深度,文化的宽度。
更要熟悉市场,洞察人心。
对于包贝尔来说,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正如那个录了8期短视频骂他的哥儿们所说:
“你拍好片子,我们一定点赞你;但如果你拍烂片子,我们也会批评你。”
包贝尔,请记得大家对你的忠告。
因为我们会一直“盯”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