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a magna 红酒 卡玛rua
Carta Magna是西班牙酒庄Bodegas Pago de Carraovejas生产的一款红酒。这款酒采用了60%的葡萄酒、20%的Cabernet Sauvignon和20%的Merlot,精心酿制而成。它呈现出深紫红色,香气复杂而浓郁,带有黑莓、黑加仑子和木质香气,口感饱满、浓郁、酒体有韵味,口感层次丰富。Carta Magna是一款适合浸泡的酒,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加醇厚、柔和。它是一款品质稳定,风格鲜明的红酒,不管是搭配牛排还是烤肉,都是无愧于一顶顶优秀的酒庄背后的骄傲之作。
一、告诉我美国十大经典歌曲~~要快歌?
美国十大经典快歌
1、Lose Yourself
《Lose Yourself》是美国说唱歌手埃米纳姆演唱的一首说唱歌曲,由埃米纳姆、Jeff Bass、Bass Brothers共同创作完成。收录于电影《8英里》的原声带中,作为该电影的片尾曲和主题曲,发布于2002年10月28日。该曲获得美国公告牌百强单曲榜的十二周冠军,并于2003年3月23日,获得了第75届奥斯卡最佳电影主题曲奖,成为了第一首获得该项奖的说唱歌曲。在2004年滚石杂志评出的“历史上最伟大的500首歌曲”里,《Lose Yourself》名列第166位。
2、Mockingbird
《Mockingbird》是美国说唱歌手埃米纳姆的一首歌曲,由埃米纳姆与易斯·莱斯托填词、谱曲,收录于埃米纳姆第五张录音室专辑《Encore》中,于2005年4月25日由通过Aftermath娱乐、新视镜唱片、Shady唱片发布。2005年8月14日,该首歌曲获得第7届青少年选择奖“音乐选择:R&B/嘻哈歌曲”奖项。2006年2月7日,该首歌获得第48届格莱美奖”最佳说唱表演“奖项的提名。
3、Empire State of Mind
《Empire State of Mind》是由美国说唱歌手Jay-Z和女歌手艾丽西亚·凯斯演唱的歌曲,词曲由亚历山大·舒克伯勒、艾丽西亚·凯斯、安吉拉·亨特、伯特·凯斯、珍妮·塞维尔、肖恩·卡特和思薇雅·罗宾森创作。歌曲被收录在Jay-Z第十一张录音室专辑《The Blueprint 3》,于2009年10月20日作为专辑的第三支单曲发行。歌曲于2009年11月28日登上美国公告牌百强单曲榜的榜首位置,并连续保持五周,是Jay-Z首支以主唱身份在该榜拿下的冠军单曲。2010至2011年,歌曲获第27届MTV音乐录影带大奖“最佳摄影”奖及第53届格莱美奖“最佳说唱歌曲”、“最佳说唱合作”奖。
4、Holy Grail
《Holy Grail》是美国说唱歌手Jay-Z和美国流行歌手贾斯汀·汀布莱克演唱的歌曲,由贾斯汀·汀布莱克、Jay-Z、The-Dream、提姆巴兰、J-Roc、No I.D.和克里斯特·诺沃塞利克创作,收录在Jay-Z第十二张录音室专辑《Magna Carta Holy Grail》中,于2013年7月4日通过Roc-A-Fella唱片和Roc Nation唱片发行。2014年1月26日,该首歌曲获得第56届格莱美奖“最佳说唱合作”奖项,并被提名为“最佳说唱歌曲”。
5、No Sleep
《No Sleep》是美国说唱歌手Wiz Khalifa的一首单曲,2011年3月22日发行,是Wiz Khalifa的第一张主流录音室专辑《Rolling Papers》的第四张单曲。该单曲空降Billboard Hot 100第6名,是Wiz Khalifa排名第2高的打榜单曲,位于《Black and Yellow》之后。该单曲得到RIAA(美国唱片工业协会)的白金认证。
6、Stronger
《Stronger》是美国说唱歌手坎耶·维斯特演唱的一首说唱歌曲,由坎耶·维斯特、托马斯·本高特、盖-马努尔·德霍曼-克里斯托作词,坎耶·维斯特、托马斯·本高特、盖-马努尔·德霍曼-克里斯托和埃德温·伯德桑作曲,发行于2007年7月31日。该歌曲被收录在坎耶·维斯特第三张录音室专辑《Graduation》中。2008年2月10日,坎耶·韦斯特凭借该歌曲获得第50届格莱美奖最佳说唱歌手奖。
7、Umbrella
《Umbrella》是蕾哈娜与Jay-Z合作的一首流行歌曲,歌谱由克里斯托弗·斯图尔特、The-Dream、肖恩·卡特合作编写,音乐由克里斯托弗·斯图尔特和库克·哈勒尔负责。该歌曲作为专辑中的首波单曲,被发布于2007年3月29日。收录在蕾哈娜于2007年6月发行的第三张录音室专辑《Good Girl Gone Bad》。《Umbrella》获得了全球音乐市场上的巨大成功,席卷了全球数17个国家的音乐排行榜冠军,并于2007年期间荣获MTV音乐录影带大奖“年度最佳视频”和“年度超级单曲”两座大奖。
8、In da Club(歌曲)
《In da Club》是美国饶舌歌手50 Cent在他的首张录音室专辑《Get Rich or Die Tryin》(2003)中演唱的嘻哈歌曲。这首歌在2003年1月发行,作为专辑的主打单曲,在公告牌百强单曲榜上排名第一。这首歌的mv获得了2003年MTV音乐录影带大奖的最佳说唱视频和最佳新人奖。2009年,单曲在《公告牌》百强单曲榜上排名第24位。在《滚石》的“十年最佳歌曲”中名列第13位。2010年,它在滚石乐队500首最伟大的歌曲中排名第448位。
9、Down(歌曲)
Down 是来自英国的歌手Jay Sean于2009年5月31日在美国发行的一支单曲,收录于2009美国版专集My Own Way,这首单曲是和美国绕舌巨星Lil Wayne合作的·这首歌登上美国Billboard单曲榜冠军位置,销量超过400万张。歌曲在多国获得认证,澳大利亚认证2白金,销量14万+,新西兰认证白金唱片,销量1.5万+,英国认证银唱片,销量25万+,美国认证6白金,销量400万+,目前全球销量已超600万张。单曲在美国获得Billboard数字单曲年榜第7,流行歌曲年榜14,以及总榜20的好成绩。
10、Not Afraid
《Not Afraid》是美国说唱歌手埃米纳姆的一首歌曲,词曲由Boi-1da、埃米纳姆、乔丹·埃文斯、路易斯·雷斯托和马修·伯内特谱写,作为主打单曲收录于在埃米纳姆第七张录音室专辑《Recovery》中,于2010年4月29日发布。2010年5月22日,《Not Afraid》空降美国公告牌百强单曲榜榜首,成为第16首空降冠军单曲,也是埃米纳姆的第三首冠军单曲。2011年2月14日,埃米纳姆凭借该歌曲获得了第53届格莱美奖“最佳说唱表演”奖项。2014年6月11日,该歌曲凭借超过一千万份的数码音乐销量,获得美国唱片业协会“钻石单曲”奖。
二、中世纪欧洲有雇佣兵么?
优质答案1:
答|艾栗斯
当然有啦,一般认为中世纪在封建时期应该是采邑制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腐国人民早在十二世纪的时候就发明了雇佣兵。
打战肯定是要人往前冲的,兵从哪里来呢?西欧的兵役制度基本经过了这三个阶段:
最早是亲兵制:
这是罗马帝国后期,帝国边境的蛮族部落(主要是日耳曼人)采用的一种兵役制度,主要以部落内部的亲缘或强人身依附关系为纽带,获得战利品用以奖赏和维持生存为激励的一种形式。简单来说就是——“跟着老大有肉吃,指哪打哪。”
接着是采邑制度
这是进入中世纪以后的产物。公元476年,日耳曼首领奥多克带领他的“亲兵”活捉并流放了西罗马末代皇帝穆勒,由此西欧进入了中世纪。但从部门成为王国,原本的亲兵制度就有点捉襟见肘。
法兰克王国在缺少资金维持官僚制度和军队的情况下,将土地分封给有功臣民,给他们贵族爵位和土地,作为效忠(军事效忠)的回报。如果需要作战,这些之前得到了国王好处的领主毫无疑问就得出军队。同时大领主也会把土地继续割小块分给小领主,同样要求他们发誓效忠和保护自己。
所以采邑制度既是中世纪的一种军事制度,同时更是政治制度,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组织根本形式。英国的采邑制度始于1066年威廉一世的诺曼征服,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从法国传来的。
在采邑制度之后是雇用兵制度
这可是英国的发明:英国国王亨利二世最早废除了封建义务兵,而直接向封臣收“盾牌钱”用以招募民兵和法兰德斯的雇佣兵。也就是说原来要你出人给我卖命,现在只要交钱就可以了,我自己拿着钱去买兵和粮食。这样的话,贵族领主家人员伤亡减少了,人丁兴旺;王室收入也大大增加了,可谓两全其美。而亨利二世所在的十二世纪末,正是欧洲中世纪时期,所以回到问题来说,答案是肯定的。

最后还想多说两句的是——不要小看了亨利二世发明的雇佣兵制度,他给英国历任国王挖了一个大坑,也使得英国的经济得以有了优于西欧的独特条件。
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每次打战要向贵族们征税,国王与贵族的关系从军事支持变成了赋税。而交钱这种事情是要讨价还价,斗智斗勇的。渐渐的,税收不是你想收,想收就能收。每次国王的赋税都要经过一轮的权力限制,逐渐出现了代议机构、《大宪章》这些限制君主专制的东西。
二是雇佣兵使得土地买卖成为可能,英国土地私有制发展速度快于其他欧洲国家。这两点领先一步的意义有多重大,就无需答主多言了。

优质答案2:
雇佣兵(mercenary)在中世纪的时候指的是那些国家或者某些政府雇佣的作战部队,一般雇主要支付一定的佣金或者其他的好处来换取他们的效力。一般来讲,雇佣军并没有特别的政治主张与诉求,基本上就是谁给钱就为谁作战。有人雇佣的时候就去作战,没有人雇佣的时候,有的时候就会通过劫掠村镇为生。关于雇佣兵团这样的称呼,在英文中是“free company”或者是“great company”,这个称呼一般指的是百年战争缔结了布勒丁尼和约之后出现的雇佣兵部队,这样的兵团大部分活跃于法国。之后,意大利、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地区都出现过类似的雇佣兵团,也逐渐使用这样的称呼。
重点介绍一下出现在法国境内的雇佣兵团。历史上也将这些在14世纪60年代部队威胁法国东部与南部的鲁迪埃人(routiers)称作雇佣兵。他们主要是有加斯科捏人构成的,也存在一些包括不同民族的小民族,一般有一个或几个领头人,但是指挥以及管理都比较松散。说实话,这些雇佣兵始终是不稳定因子,因此法国的王室贵族一直都在想方设法的把这些人清除出
1357年,一个叫做阿诺·德·科沃里的牧师改行,组建了第一只雇佣兵部队。很快就在普罗旺斯附近招募了一两千人的部队,一路上烧杀劫掠了沿路的村镇,大获胜利。之后在1358年的时候,与其他的雇佣兵部队一起攻占并洗劫了圣城圣马克西曼,但是在攻占马赛的时候遇到了困难,久攻不下后不得不解散,但是科沃里并没有完全放弃,而是纠集了剩余的兵力一起去进攻阿维尼翁,后来教皇不得不支付了2万弗洛林,换回被他们占领的城市。之后,这只部队也就慢慢的解散了。
其实中世纪,雇佣兵之所以听上去战斗力很强与欧洲当时小国寡民的现象有一定的关系。而这些雇佣兵更大的作用是在战场上,但是平日里的行事模式倒更像是大规模的土匪一样。
三、JUAN CARLOS IY SOFIA REYES DE ESPANA是什么?哪个国家的?
胡安卡洛斯一世德博尔翁 (出生在罗马 , 意大利 , 1月5日的1938年 ),是西班牙国王 。 Fue proclamado el 22 de noviembre de 1975 , tras la muerte de Francisco Franco , de acuerdo a la Ley de Sucesión en la Jefatura del Estado de 1947 .在被宣布11月22日的1975年 ,去世后,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 ,根据国家法律继承的头在1947年 。 La Constitución Espa??ola , ratificada por referéndum popular el 6 de diciembre de 1978 y promulgada el 27 de diciembre del mismo a??o, le reconoce expresamente Rey de Espa??a , y legítimo heredero de la dinastía histórica de Borbón , otorgándole la jefatura del Estado .在西班牙宪法 ,批准由全民投票流行12月6日的1978年和已公布的12月27日的这一年,他明确地认识到了西班牙国王和继承人的合法波旁王朝的历史时期 ,给国家元首的 。 La Carta Magna le confiere a su dignidad el rango de símbolo de la unidad nacional.该宪法赋予他的统一等级的国家尊严的象征。 Anteriormente a su coronación, había desempe??ado funciones interinas en la jefatura del Estado durante la enfermedad de Franco .之前,他加冕,发挥了在临时国家元首在疾病的佛朗哥 。 Según sondeos de opinión, goza de un elevadísimo nivel de popularidad entre los espa??oles.据民意调查,在西班牙享有很高的人气水平。 En 2008 fue considerado también el líder más popular en Iberoamérica . [ 1 ]在2008年也被认为是最流行的领导者在拉丁美洲 。
四、英国历史上有哪些做出杰出贡献的女王或国王?
国王作为专制体制的最高统治者,往往都有两面性,可能做过某些好事,也可能做过更多坏事。所以杰出贡献不贡献的很难评价,但英国历史上有几个重要的发展节点,当时掌握朝政的君主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该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个人认为,第一个重要历史节点,就是公元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者”威廉一世(William Ⅰ the Conqueror,生卒1027-1087,在位1066-1087)征服英格兰,建立诺曼王朝,开创了千年一系的英国皇家血统。自此英国再无被外来者入侵和征服的历史。并且,直到今天的英国后世历代君主,都是威廉一世的血亲。
第二个节点,就是1215年签署英国《大宪章》(拉丁文:Magna Carta;英文:the Great Charter of Liberties)的约翰王(King of John,也称为“无地约翰王”,King John Lackland)。他因为丢失了祖上遗留的法国诺曼底领地而穷兵黜武、横征暴敛,搞得天怒人怨,忍无可忍,最后在造反的英国贵族们逼迫下签署了这份历史性文件,为英国最终限制王权、走向现代国家埋下了伏笔。
第三个节点,就是英国于1533年脱离罗马教廷的控制,成立国家的独立教会,相当于最早一次脱欧,这对英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主持脱离罗马教廷的,是英国都铎王朝(1485-1603)的第二个国王亨利八世(Henry VIII,1491-1547)。说起来也可笑,他的脱欧动机其实并不怎么高尚,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的自私,仅仅就是为了休掉原来的妻子,另娶新欢而已。从1525年到1533年,他花费了八年工夫,最后终于摆脱罗马教廷,迎娶了新王后安·博林(Anne Boleyn,1501-1536)。但仅仅三年后,新欢又被新新欢取代,博林王后被砍头。脱离了罗马教廷的控制,对于英国后来的发展而言,那可是非同小可,使得英国成了整个西欧的一个另类国家,也与美国的形成和建立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其影响甚至一直延续到今天。
第四个节点,就是英国在1588年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取代了大航海时代以来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上霸主地位,为扩大海外贸易、拓展全球殖民地奠定了基础。此时期的英国国王,就是前述的英王亨利八世与被砍头的博林王后所生的女儿伊丽莎白·都铎(Elizabeth Tudor,1533-1603),史称伊丽莎白一世。因为一生未婚,也被称为“童贞女王”。大家知道,目前的英国女王叫伊丽莎白二世,从一世到二世,这两个伊丽莎白女王之间相隔了400多年。伊丽莎白一世的功绩不仅仅是击败西班牙舰队,她还统一了整个英格兰和苏格兰,开创了英国历史上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在她的治下建立了大型殖民机构东印度公司,涌现出诸如世界文豪莎士比亚、科学实验倡导者培根等。但她在宗教政策上采取了强化国教的做法,从而激化了与新兴“清教”的矛盾;在经济上鼓励“圈地运动”,导致“羊吃人”现象,最后逼迫大批清教徒失地农民逃离英国,为最后形成北美殖民地埋下了种子。
第五个节点,就是1689年的英国光荣革命,这里面牵涉到三个英国国王。即被废黜的詹姆士二世(James II,1633-1701),新拥立的威廉三世(William III,1650-1702)和玛丽二世(Mary II,1662-1694)。其中玛丽二世是詹姆士二世的大女儿,威廉三世是他的女婿。詹姆士二世倒行逆施,试图复辟天主教在英国的统治地位,从而激起民愤,特别是他于1688年6月得到一个儿子,使得人们普遍祈盼他那奉行新教的大女儿玛丽继承王位的希望落空,于是英国贵族、议会和宗教上层人士邀请玛丽和他的丈夫、荷兰的奥兰治亲王回英国主政。威廉于1688年年底领兵一万五千人进军伦敦,詹姆士二世众叛亲离,望风而逃,威廉兵不血刃占领了伦敦。1689年初,他接受了议会辉格党和托利党的拥立,也接受了议会拥立国王的同时所通过了一项法案,即著名的《权利法案》(法案全称为:An Act Declaring the Rights and Liberties of the Subject and Settling the Succession of the Crown),与他的妻子玛丽成为共同国王。自此之后,国王的权力被大大限制,英国走向了君主立宪的发展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光荣革命期间,1688年,牛顿出版了划时代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之后,1693年,北美殖民地建立了一座以威廉和玛丽国王命名的学校,将近一个世纪后,该校培养出了美国的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和第三任总统杰斐逊。
第六个节点,就是创造了“日不落帝国”时代的维多利亚(Alexandrina Victoria,1819-1901)女王。她于1837年18岁时继承王位,到1901年84岁去世,在位长达64年,是仅次与当今的伊丽莎白二世的英国女王。虽然由于光荣革命,国王的权力受到极大限制,但维多利亚女王利用她的影响力,还是能够对很多朝政有所左右,她可能也是近代以来唯一具有这种权力的国王。19世纪初,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开始大举向全世界扩张,影响力达到历史上的全盛,维多利亚女王是这个过程的领导者,也是见证人,所以很多人都习惯把19世纪中后期英国的全盛时期称为“维多利亚时代”。当然,对中国人而言,维多利亚时代是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国门被帝国主义打开的耻辱时代,另一个亚洲大国印度,也是被英国全面殖民地化的时代。自维多利亚时代结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日不落的大英帝国就走向了衰落。
维多利亚女王之后,中间经过爱德华七世(1901-1910)、乔治五世(1910-1936)、爱德华八世(1936在位11个月)、乔治六世(1936-1952)四位国王之后,出生于1926年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于1952年继位,直到今天,已经92岁、在位66年,成为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女王。
过去的一千年中,所有的英国国王都具有威廉一世的血统;平庸而低能的约翰国王却在1215年签署了奠定英国传统的《大宪章》;亨利八世国王为离婚而脱离了罗马天主教的羁绊,开创了英国新教的先河;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为英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创造了一个黄金时代;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在1689年促成了英国的光荣革命,使国王的权力被极大限制,铺平了通向君主立宪国家的大道;维多利亚女王见证了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全盛时代的过程;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是迄今在位时间最长的英国君主,虽然她已完全不能左右英国的朝政。
拉拉杂杂写了这么多,也仅仅是对英国复杂而曲折历史的一个管窥,但愿读者能够耐心读完。
一家之言,欢迎拍砖!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