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之后过不好的女人,都是年轻时候的这几个选择没有做好
跟朋友聊天,她说起公司里一个非常努力上进的女孩。她说,这个女孩才刚刚23岁,却知道在工作中尽最大的努力,创造最大的价值。
朋友和女孩在公司里都是靠业绩拿工资,很多人懒懒散散的拿着底薪,只有这个女孩非常努力,每个月到手的基本都是一万左右的工资。
朋友人到中年,常常因为经济压力而发愁,她总是反思,怨自己年轻的时候不懂得努力,虚度光阴,以至于中年之后过得这么辛苦。
朋友对女孩非常赞赏,并断言,这个女孩以后肯定不会过得太差。
朋友年轻时候是安于现状的人,办公室文员的工作做了9年,很安逸,很舒服,但也把一个女人最黄金的成长时间都断送了。
后来,结婚生子,因为自身条件也一般,嫁的伴侣也是普普通通。孩子上幼儿园后,朋友就一直在职场里混了,不过,十年间换了四份工作。
就因为生活一直缝缝补补,朋友才会有这么深的感悟和感叹。
她最喜欢抱怨的一句话就是,为什么年轻的时候不懂得努力呢,以至于一步错,步步错,现在,人到中年,还要打工,被人责骂和管束,还害怕丢了工作。
她的人生,走到中年后,才算真正的成熟,可惜,为时太晚,领悟太迟。
另一个朋友,则跟上面这个朋友的人生完全不同。
这个朋友也是人到中年,但她已经实现财务自由,现在的她,一到孩子放假就全国各地的旅游。
平时的生活,不是郊外钓鱼,摘果子,就是去乡下的农家吃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农家菜。
朋友的母亲说起这个女儿都是骄傲的,因为这个女儿虽然书读得不多,20岁就已经结婚,但她懂得逆天改命,懂得努力上进。
年轻时候的她摆过地摊,开过美发店,后来有了本钱,开了一家奶茶店。
人生的改运也是从这家奶茶店开始,生意最大的时候,她一共开了四家奶茶店,她现在的身家也基本是靠这四家奶茶店积攒起来的。
后来,开奶茶店的人越来越多,她又非常敏锐的把四家奶茶店全部转让,从中又大赚了一笔。
后来,开始实现财务自由的她,在小区楼下开了一家小超市,就进入半养老的状态了。
刚到不惑之年的她,相比周围很多人,她已遥遥领先。
人生就是这样,你能争取的时间其实不多,黄金年龄也不过那十多年时间,如果这十多年你没有努力,等到中年想再努力,基本已经没有太多机会。
为什么说,人到中年基本定型也是这个原因。
所以,名人界里都知道,出名要趁早,因为,真正的大器晚成真的不多。
生活中的道理同样如此,如果年轻时你没有努力,那中年之后肯定要受年轻时没有努力的影响和制约。
为什么有些人,人到中年风光无限,活得潇洒,而有的人,却悲悲戚戚,只剩下生活的各种抱怨。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该努力的时候选择了安逸。
所以,如果一个女人中年之后过得不好,她在年轻时的这几个选择肯定没有做好。
一是没有在初进社会时做对选择。
这一步对女人起着非常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女人的后半生,基本都会受这个选择的影响。因为这个选择,其实就是女人在建造自己的价值,以来换取婚姻的筹码。
二是没有选对婚姻
女人黄金年龄,女人的青春,就是她们最贵的价值,也是她们选择婚姻的筹码,那些中年过得好的女人,基本都是在最美好的年华做了婚姻的选择,并且知道如何火眼金睛的选择伴侣,因为她们知道,这个伴侣的质量,就是她以后生活的质量。
三是不懂得在婚姻里独自成长
有一种女人,以嫁人为终点,嫁人之后就没有自我了,全部依靠伴侣,哪怕伴侣委屈她,她也只是受着,抱怨着,而不是想着自己去努力。
她们从始至终都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只是依附婚姻的躯壳而已,因为她们把人生的希望全部放在别人身上,而不是自己去努力争取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