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贵姓为什么要回答免贵姓
闲暇聊天,聊到姓氏,很多人觉得自己不用“免贵”。比如姜姚姬,带女字旁的大多比较古老,来自炎黄二帝,所以不用“免贵”。张姓因为玉皇大帝姓张,所以不能免贵;李赵朱萧都是前朝皇帝,自然也是贵姓,不用免贵;孔孟乃圣人之姓,不用免贵……
如果这样说来,天底下的姓真没有不能免贵的了。就说孙姓,人家来自于纣王叔叔、商朝贤臣比干,意思是“来自于商朝王孙”,而且还有国父孙中山,这还不够尊贵嘛?凭什么免贵?还有苟姓,《国语》中记载:黄帝之子得姓者一十四人,其一为苟。怎么,黄帝的儿子还不够尊贵嘛?为什么要免贵?
问人家“贵姓”,和你家姓贵不贵没关系。这就是个礼貌的用语。除非你姓“贵”,还真不用免了。
就好像在古代邀请别人来你家里做客一样,就算你家里装修的金碧辉煌,也得要说一声“来寒舍喝杯薄茶。”你要是说:“来我府上一叙”,就会被别人笑掉大牙的。
“贵姓”也不要拿皇帝说事儿。当不当皇帝和“贵不贵”真没关系。唐朝那会儿,唐文宗为太子想宰相的孙女提亲,宰相根本鸟都不鸟他,宁愿把孙子嫁给知县崔家。唐文宗都感概:我们老李家做了两百年皇帝,还不如姓崔的尊贵呢!
当时就是这样啊,崔、王、谢、卢是当时的名门望族,人家本来就不鸟皇帝的。
所以,不要争论什么贵姓什么免贵,问你贵姓的,大多是陌生人,你就客气一下完了,千万别觉得自己的姓多尊贵。如果你顶着那么尊贵的姓,现在却一点不尊贵,真真羞煞了先人也。
对了,送一到题:就算你十七八最好的年纪,别人问你“芳龄几何?”你回答就行了,千万不要说自己“芳龄一十八”。
都说“张姓不免贵”“贵姓不免贵”不晓得我这个“桂”要不要免。我想了想。祖宗之姓不敢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