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性jiao往,最忌讳“巴霖效应”!
1、两个人相处最忌讳的是什么,相信每一个身处在爱情中的人,都会有感触。
相爱一场本就不易,相见相遇相知亦是缘分,谁都不愿意走进感情的弯路。
想要好好的相处,就要忌讳“巴霖效应”。
所谓巴霖效应,在心理学的解释中是这样:
“大多数人都会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感觉与自己非常的匹配”。
简而言之就是,当我们相信某件事情的时候;
就会用自己的主观色彩,给这件事加深印象,让自己觉得这个事情很靠谱。
比如,当我们经常听到说:“他对你不好,你们不合适”的时候,就会逐渐相信这是真的。
其实也不尽然,他爱你的时候,别人并不知道,他们发现的,只是自己看到的罢了。
而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如果放在异性相处之间,也容易形成两个人缘尽的结局。
所以,异性jiao往,要忌讳“巴霖效应”。
2、说的越多的话,反而越容易实现。
一些话经不起念叨,一直挂在嘴边的话,也许有一天就会成真。
同理,如果一开始就对感情做了一个离开的预设,给了自己一种这样的心理暗示之后。
那么有些事情,就会向不好的结局靠拢。
矛盾和分歧,在两个人的相处之中无可避免。
妥善的沟通和交流就能解决的问题,却有可能因为错误的想法,而直接跳过这一环节,最后分道扬镳。
正因为有了“他对我不好”这一心理暗示,让自己的不断加深印象;
可能就会认为“我们是不合适的”,然后联想到一些他有过失的事情,加深心中观念。
所以,在感情开始的时候,就要给自己积极的暗示,不要想着去离开。
感情靠的是经营,而不是出现问题就画上句号。
就比如前网上很火的一句话:“如果你不会游泳,那么一直换游泳池有用吗?”
答案自然是没有用。
你们相处时一旦出现了“巴霖效应”,一开始就没有往好的方面想,即使再换一个人也无济于事。
3、莫轻信他人言
他人的话就如同香水,只能闻却不能喝,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不要从他人的口中去了解一个人。
想要了解一个人靠的是接触。
尤其是在异性关系之中,有些人表现出来的性格与处事风格,或许在感情中并非如此。
在电视剧《传闻中的陈芊芊》当中,刚开始的韩少君认为陈芊芊是个“混混”。
他人都说陈芊芊任性且蛮横,对感情也不认真;
而韩少君带着这样的有色眼镜和陈芊芊相处之后,却发现并非如此。
之后,韩少君发现陈芊芊不仅心系大家,而且娇憨可爱。
当初若是没有去深入了解她,反而听信了一面之词,也许就错过了一桩姻缘。
这也是“巴霖效应”重要的一点,在相信了一件事之后,在同头脑中就会留下印象,让自己深信不疑。
可是从别人口中了解的毕竟是片面的,没有接触和相处,就不能轻易地带有色眼睛去看待别人。
4、遇到矛盾,要找内因
感情有属于自己的旋律和特征,环境因人而造就;
感情也是如此,不能只靠自己的认识,而断定一段感情的走向。
比如一些人会很执着,一旦知道了对方与自己的三观不符合,再加上一些朋友的话,就觉得是对的。
一旦出现了问题,就会把问题归结到三观不合上面。
身边有个朋友,就是因为相信了二人三观不合,分手的时候,明明是因为感情内部出了毛病,却被归结为外因。
本可以解决的问题,却落得无法挽回的局面,实在令人唏嘘。
从外在上来看,这些认知不断的灌输到自己的思想当中,影响着自己;
从感情的内部环境和心理影响上来看:
“巴霖效应”让自己的行动,逐渐向没有依据的想法和认知上靠拢,久而久之也会对感情产生负面的影响。
感情最重要的,是听从自己的心,一些所谓的依据和道理,只能作为一个参考。
每段感情都有不同的相处模式,与其生搬硬套的去盲目相信,不如通过自己的实践出真知。
自己的路靠自己去走,感情靠两个人共同来经营,不要轻易的去下定义。
一个良性的预设,或许就能让两个人未来的路顺畅一点;
毕竟谁也不想走到分手的局面,也没有人是为了分离而在一起的。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不知道自己在他人口中的样子;
那么,同样也不必因为他人的话语而先入为主,异性相处,请拒绝“巴霖效应”。
推荐「网」关注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