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的历史
民革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简称。
民革成立于1948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有的民主党派之一,由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创建,是具有政治联盟性质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统一事业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参政党。
在1927年后,以宋庆龄、何香凝为代表的国民党民主派,坚持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内的民主人士和其他爱国人士赞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拥护国共第二次合作。

孙中山先生
1948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推选宋庆龄为名誉主席,李济深为主席,何香凝、冯玉祥、李章达、谭平山等为中央常务委员,并发表成立宣言,主张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与和平。民革的成立使国民党各派爱国民主力量联合起来,共同争取民主革命的胜利。

宋庆龄先生
民革第一任主席李济深先生,曾任黄埔军校副校长,原国民党高级将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领导人之一。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曾三次被国民党“开除党籍”。

李济深先生
民革的历史上,先后汇聚了多位知名人士。宋庆龄、李济深、何香凝、蔡廷锴、张治中、李沛瑶、何鲁丽、冯 巩等等。
截至2025年6月底,民革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组织,全国共有民革党员16388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