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历史
在主流叙述中,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也就是左联,是我党于1930年3月2日,在中国上海领导创建的一个文学组织。目的是与果党争取宣传阵地,吸引广大民众支持其思想。
后因抗日统一战线,为了联合国民党而解散。
其实在这里,忽视了苏联。
我党早期所有的决策,几乎都绕不开苏联。左联的诞生,以及李立三所谓的左倾盲动,都是同一时期的产物,都是在中东路战争时期,共产国际给的指示。
如果是追根溯源的话,左联其实和我党,属于平级单位。我党最早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实际左联也是一个支部,叫国际革命作家联盟中国支部。
1925年,苏联成立了革命文学国际局,后改称国际革命作家联盟,旨在发动各国的艺术家进行共产主义宣传,为革命输出的一部分。
后续该联盟在欧洲各国陆续成立小组开展活动,但是过于激进,各国的小组没有作出什么成绩。
后续各国将小组改为符合本国特色的联盟,以淡化苏联的操纵色彩,
故此有了1925年成立的匈牙利革命作家和艺术家联盟,
1927年成立的苏联作家委员会,
1928年成立的德国无产阶级革命作家联盟,
1928年成立的日本无产阶级艺术联盟,
1929年成立的奥地利无产阶级革命作家联盟。
到了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诞生。
潘汉年,他应该是左联的创始人。
为什么说潘汉年是创始人呢?1929年下半年,东北军和苏联因中东路交战之际,我党在宣传部之下,成立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负责人便是潘汉年。潘汉年负责筹建左翼作家联盟,任命冯乃超为左联书记。
1930年2月,李立三正式命令,开始打中心城市。3月份,左联便成立了。
这一年,小开其实非常忙。筹备完左联,又筹备建立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中国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左翼文化总同盟,北平北方左联,东京左联等等,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