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西汉大臣郑当时的一生,他是个怎样的人?

2025-09-13 22:22 来源:策古网 点击:

探索西汉大臣郑当时的一生,他是个怎样的人?

郑当时,西汉时期大臣,郑桓公二十二世孙,陈人,荥阳郑氏先祖,任侠善交,在梁、楚扬名。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西汉时期的郑当时,是一个谦恭好学,乐于助人,谨慎小心的人。在汉武帝时期,他最高曾经担任过大司农的职位,大致相当于现代的财政部部长。所以在汉武帝这个时代,他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

最关键的是,他这个名字实在是太有趣了。哪怕他什么都没做过,光是这个名字出现在史书上,都会让人多看两眼。

当然,真正让郑当时名垂青史的,除了他本人的人生经历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本人是荥阳郑氏的起家始祖。而荥阳郑氏,则是后来绵延千年的大氏族,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西汉一直到隋唐,这个家族几乎每一代都会有人,深刻参与到所处时代的历史发展。

郑当时的祖上,源自春秋时期的郑桓公,后来郑国国破,郑桓公的后代四处流散,郑当时他们家这一支,也就开始逐渐衰落了。

史记上有关郑当时他们家这一支最近的记载是,郑桓公的后代郑荣,出现在楚汉争霸时期,这个郑荣是一名武将,在楚汉争霸时期效忠于项羽,为人多带有几分愚忠。在项羽战败后,也不肯直呼其名,所以不被刘邦录用,沦为平民。

这个郑荣,就是郑当时他爹。

其实郑荣这么做也是情有可原,因为项羽在打下咸阳大封十八路诸侯的时候,郑荣的父亲郑昌被项羽封为韩国国君,恢复郑家的身份地位。所以郑荣和其父两代人,都受过项羽的恩惠,项羽并没有亏待过郑君一家。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郑家一直对项羽非常感念,在项羽死后都不愿意直呼其名,哪怕因此事而触怒刘邦。

但也正是因为这个事,郑家就此家道中落,导致后来郑当时后来的经历。

郑家到了郑当时这一代,虽然有些家道中落,但还是很重视教育。郑当时从小勤奋好学,各处拜访名师大儒,所以长大之后,学了一肚子的学问。

后来,郑当时凭借学识和人品被汉景帝看中,招到太子府中,做了太子舍人。

太子舍人,就是负责监管太子府中的士兵,履行太子的吩咐,是个有点类似于秘书一类的职位。

再后来汉武帝继位,作为太子跟班的郑当时就渐渐得到重用,为了历练郑当时,顺便也了解各诸侯国,汉武帝当时就将郑当时派往各地,从鲁国中尉、济南郡太守、江都国相,慢慢的做到九卿中的右内史。

以郑当时的能力,不出意外的话会顺风顺水的一路升官,但是奈何郑当时遇见的君主是汉武帝。

汉武帝不是一般的帝王,他是一位脾气极为暴躁的能折腾的主,汉武帝向来喜欢能够跟随自己步调的臣子,而郑当时更偏向于守成,有点稳中求进的意思。

这样一来,郑当时的风格和汉武帝的风格是完全不一致的。再加上汉武帝很激进,这一点对于郑当时的怯懦性子来讲,无疑是致命的,所以作为臣子郑当时,一定会被汉武帝秒成渣。

果不其然,汉武帝即位后不久,郑当时就遭遇了他人生中的滑铁卢。

公元前131年,将军灌夫醉酒失了分寸,在宴席上大骂田蚡,得罪了田蚡,因此获罪。灌夫是丞相窦婴的好友,所以窦婴极力地为灌夫求情,营救灌夫,为此不惜在朝会上和田蚡争辩起来。但是最后,窦婴还是没有救下灌夫,灌夫还是被处死了。

这件事,在历史上被称之为‘灌夫骂座’,是汉武帝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产生了很多影响。

窦婴本来就和田蚡对立,如今好友因田蚡而死,窦婴自然十分愤怒,所以就在朝堂上主动揭发,说田蚡和那位有叛逆之心的淮南王刘安,私底下有很多来往。

虽然这件事是田蚡的短处,但是因为田蚡当时受到窦太后的维护,所以并没有被问罪。反倒是窦婴因此得罪了田蚡,被田蚡怀恨在心。

窦婴的这次报复,非但没有报复到田蚡,还把自己搭进去了。

窦婴见好友灌夫眼看就要被灭族,于是拿出了景帝留给自己的遗诏,营救灌夫,不料景帝给窦婴的遗诏的时候,并没有来得及备份。朝廷的往来书信向来是有备份的,不然会被认为是假的。

所以接下来,窦婴手里的遗诏没有备份的事,就被田蚡拿住把柄,窦婴因此被处以死罪。窦婴在汉武帝即位之初的朝堂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他的死,直接导致汉武帝迅速掌权,清除了不少外戚势力,继而得以实行自己的政治抱负。

那么,在汉武帝时期这场著名的政治事件当中,郑当时又是怎么搅进去的呢?

因为田蚡是王太后的弟弟,而窦婴是太皇太后窦氏的侄子,两方都是皇亲国戚,所以当时汉武帝也不好判定。而且,当时汉武帝也敏锐的察觉到,自己或许可以借助这件事,做一些文章。

说到底,这时候就不是对错的问题了,而是看谁的分量更高一些。

但是汉武帝为此事僵持不下,就询问大臣们的意见,而大臣们都畏惧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两方的威势,不敢说实话,这时候谁说了实话,就是得罪了另一方,谁敢说啊。

所以当时汉武帝问话后,没有人应答,大殿内久久的鸦雀无声。

这时刘彻就怒了,直接拉出来一个倒霉蛋询问,而这个倒霉蛋就是郑当时。

郑当时当然知道谁对谁错,但是不敢吭声。因为他知道,一旦自己开口,肯定会引来无穷的麻烦。而汉武帝点到郑当时的名字,估计也是认为,郑当时是自己的心腹,所以才想让郑当时做个代表,先开口引导一下舆论动向。但是没想到,郑当时这时竟然直接哑巴了。

所以汉武帝见到郑当时这个样子就更加暴怒,你平时不是见解很多么,怎么现在不敢说话了,我要你们干什么,简直是废物。

于是接下来,汉武帝大怒之后,将不敢说话的官员全都贬职了。

就是因为这件事,郑当时先是被贬为詹事,后来又被调任为大农令。大农令就是管理国家储备粮食和农事的主管。

郑当时因为怯懦不敢进言,因此从九卿之一被贬为大农令,可谓是跌落云潭,并且因此收获了首鼠两端的千古骂名。不过,客观来说,如果郑当时真的开口了,很容易会卷入更加恐怖的政治漩涡。相对来说,这个被贬黜的结果,已经算是很好了。

后来在郑当时做大农令的时候,因为经手承办运输之事,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账目对不上亏下了很多钱财,郑当时作为主管,要承担管理不当的责任,因此被贬为平民,可谓是一跌到底。

到了这个时候,郑当时算是彻底跌落到人生的谷底了。

但是郑当时的仕途之路并没有因此断绝,不久之后,郑当时就因为学识渊博,被招募到丞相府中做长史。长史这个职位,听起来好像是文官,但其实并不是。历史上真实的长史是军队将领,要随军出征的。

汉武帝听说了郑当时做长史的事,再想想当年郑当时好歹也是自己的跟班,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忽然很心疼郑当时。所以在这之后,汉武帝就重新启用郑当时做汝南郡太守,做个父母官,安享晚年。

这就是郑当时的一生。

郑当时的一生,虽然并没有做出过什么对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事情,但是在家庭教育方面,却非常成功。正是因为他的缘故,此后郑家开始逐渐活跃于西汉政坛,并且出了不少高官。经过整个西汉时代的繁衍之后,郑家已经成了全国有名的大家族。历史上传承千年的荥阳郑氏,也由此出现。

另外,因为郑当时之前得势的时候,特别喜欢交际,导致郑家经常高朋满座。而后来郑当时被贬之后,那些昔日的好友则瞬间消失不见。因为这件事,后来司马迁写郑当时的传记的时候,就加上了了一句著名的‘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在后来的历史上,这句话要远比郑当时本人出名得多。尤其是近年来,因为某段相声的推广,导致这句话几乎人尽皆知。反倒是郑当时这个人,后世很少有人了解了。

相关标签:

​南宋是如何在崖山之战中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2025-09-13 22:20:30

​南宋是如何在崖山之战中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南宋是如何在崖山之战中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崖山海战,又称崖门战役、崖门之役、崖山之战、宋元崖门海战等,是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进...

​明英宗朱祁镇是昏君吗(明朝朱祁镇是一代雄主还是昏君)
2025-09-13 22:18:15

​明英宗朱祁镇是昏君吗(明朝朱祁镇是一代雄主还是昏君)

明英宗朱祁镇是昏君吗(明朝朱祁镇是一代雄主还是昏君) 朱祁镇:正统失正统,天顺天不顺 正统和天顺,是明朝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镇用过的两个年号,在他的前面,有驱除鞑虏,...

​关羽怎么死的(关羽之死的历史真相)
2025-09-13 22:16:00

​关羽怎么死的(关羽之死的历史真相)

关羽怎么死的(关羽之死的历史真相)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描写关羽从威震华夏到败走麦城,足足用了五个回合。《三国演义》可是以民间说书为底本创作的,可见坊间对关羽是多么的...

​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 其主要原因不外乎有三
2025-09-13 11:45:45

​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 其主要原因不外乎有三

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 其主要原因不外乎有三 南宋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其实说白了,都是上面的意思,其主要原因不外乎有三: 其一、岳飞主张迎回徽钦二帝,但这显然是宋高宗赵构...

​明末张献忠到底怎么死的 张献忠妻妾有多少人历史
2025-09-13 11:43:30

​明末张献忠到底怎么死的 张献忠妻妾有多少人历史

明末张献忠到底怎么死的 张献忠妻妾有多少人历史 张献忠是一个杀人魔头,人们对他的杀人行径十分关注,一方面是为了讨伐他的罪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揭开历史的真面目。 那么,...

2025-09-13 11:41:16

​刺史相当于现在什么官几品(古时候刺史是什么级别官员)

刺史相当于现在什么官几品(古时候刺史是什么级别官员) 在我之前的两篇文章里面,通过电视剧 《神探狄仁杰》 中的人物,为大家讲述了我国唐朝时期军政体制的详细情况。 通过这...

​元朝创设行省制度的意义(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2025-09-13 11:39:01

​元朝创设行省制度的意义(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元朝创设行省制度的意义(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从周天子分封诸侯,授民授疆土开始,地方的管理就逐渐有了规模,逐渐发展为地方的权力机构,而地方吏治也呈现出多元...

​华佗身份并非一位医者,外国人是如何看待华佗的
2025-09-13 11:36:46

​华佗身份并非一位医者,外国人是如何看待华佗的

华佗身份并非一位医者,外国人是如何看待华佗的 其实古代知名的医学家并不多,但华佗算是其中一位。在三国中,华佗的人设就是一位“神医”,他不仅精通各种针灸,还会外科手术...

​中书舍人的职责是什么?为何他们能起草诏书还能够当宰相?
2025-09-13 11:34:31

​中书舍人的职责是什么?为何他们能起草诏书还能够当宰相?

中书舍人的职责是什么?为何他们能起草诏书还能够当宰相? 中书舍人,古代官职名。魏晋时于中书省内置中书通事舍人,掌传宣诏命。南朝沿置,至梁,除“通事”二字,称中书舍人...

​对联100副欣赏
2025-09-13 11:32:17

​对联100副欣赏

对联100副欣赏 1、上联:大顺大财大吉利下联:新春新喜新世纪【横批】:万事如意 2、上联:精耕细作丰收岁下联:勤俭持家有馀年【横批】:国强富民 3、上联:创大业千秋昌盛下联...

2025-09-13 11:30:02

​宋朝的兴衰也反映在花文化上,宋朝花开满城的繁华原因何在?

宋朝的兴衰也反映在花文化上,宋朝花开满城的繁华原因何在?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宋...

​汉武大帝平阳公主卫青结婚(平阳公主汉武帝的姐姐)
2025-09-13 11:27:47

​汉武大帝平阳公主卫青结婚(平阳公主汉武帝的姐姐)

汉武大帝平阳公主卫青结婚(平阳公主汉武帝的姐姐)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到姐姐平阳公主家去做客,平阳公主为他准备了精彩的歌舞节目。汉武帝在欣赏歌舞的同时,也看到了卫子夫...

​为什么到嘉庆就衰落了(清朝从嘉庆开始衰败的原因)
2025-09-13 11:25:32

​为什么到嘉庆就衰落了(清朝从嘉庆开始衰败的原因)

为什么到嘉庆就衰落了(清朝从嘉庆开始衰败的原因) 清朝中后期皇帝们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执念——节俭。经历了所谓的“康乾盛世”之后,清朝进入了“嘉道中衰”,清廷国库存银锐...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是真的吗 历史上有没有依据存在
2025-09-13 08:57:59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是真的吗 历史上有没有依据存在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是真的吗 历史上有没有依据存在 还不知道:朱元璋火烧庆功楼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是真是假,有何依据...

​曹操为人有多节约质朴?体现在哪些方面?
2025-09-13 08:55:54

​曹操为人有多节约质朴?体现在哪些方面?

曹操为人有多节约质朴?体现在哪些方面? 曹操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曹操这个人,很多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都走了两个极端,一个认为他雄才大略...

​北魏“子立母死”制度是什么意思?对当时有何影响?
2025-09-13 08:53:48

​北魏“子立母死”制度是什么意思?对当时有何影响?

北魏ldquo;子立母死rdquo;制度是什么意思?对当时有何影响?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北魏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北魏在拓跋珪统治时期,针对当时的社会状况,为更好的治理国家...

​古代鸿门宴是真的吗 司马迁有没有记错了
2025-09-13 08:51:42

​古代鸿门宴是真的吗 司马迁有没有记错了

古代鸿门宴是真的吗 司马迁有没有记错了 还不了解:古代鸿门宴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迁笔下的鸿门宴,到底存不存在? 作为中国历史上...

​古代太子原本可以合法继承皇位 造反的人为何还那么多
2025-09-13 08:49:37

​古代太子原本可以合法继承皇位 造反的人为何还那么多

古代太子原本可以合法继承皇位 造反的人为何还那么多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古代为什么那么多太子选择谋反,合法继承皇位不是更好吗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包威尔(中国内地男歌手)
2025-09-13 08:47:31

​包威尔(中国内地男歌手)

包威尔(中国内地男歌手) 包威尔 简介 包威尔,2004年1月13日出生于湖南长沙,就读于伯克利音乐学院,中国内地男歌手。基本信息 包威尔资料 中文名:包威尔 国籍:中国 最高学历...

2025-09-13 08:45:25

​方腊起义的规模有多大?历史上的方腊最终结局如何?

方腊起义的规模有多大?历史上的方腊最终结局如何? 方腊,又名方十三,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首领,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历史上宋江、方腊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