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刀赴会的主人公不是关羽?鲁肃三讨荆州却无功而返

2025-08-15 15:51 来源:策古网 点击:

单刀赴会的主人公不是关羽?鲁肃三讨荆州却无功而返

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十分熟悉,赤壁之战后,刘备接连拿下荆州、益州。此后孙权命人向刘备讨要荆州,但次次都是无功而返,这让孙权极为恼火。后来东吴派兵直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见势也出兵抵抗,眼见吴蜀联盟即将破裂,鲁肃主动邀请关羽当面商榷此事。以当时的氛围来说,关羽敢一人前往也是冒着极大的风险,但单刀赴会依然存在不少争议,这起历史事件究竟是不是真的呢?

单刀赴会的主人公不是关羽?鲁肃三讨荆州却无功而返

荆州的归属一直以来是孙、刘两家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刘备“借荆州”已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话题。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面对长期占据荆州不思归还的刘备,自诩是荆州所有者的东吴在催讨荆州方面可谓不遗余力。小说《三国演义》中,东吴曾四次遣使向刘备集团催讨荆州,其中,鲁肃任催讨使者三次,诸葛瑾任催讨使者一次。只不过东吴催讨荆州的过程十分艰辛,面对刘备和诸葛亮,东吴不是计谋落败就是理屈词穷,催讨结果皆不尽人意。而在历史上,东吴在催讨荆州上似乎与小说中描绘的情形并不相同,一者,历史上东吴方面催讨荆州的次数并不似小说中描述的那样频繁。二者,历史上东吴催讨荆州并不似小说中那样唯唯诺诺,曾一言不合即动用了武力,一度与刘备集团剑拔弩张。本篇,笔者将梳理东吴催讨荆州的经过,以期阐明历史和小说中这段恩怨的不同之处。

鲁肃第一次催讨荆州

小说中,鲁肃第一次为使找刘备和诸葛亮说理并讨要荆州其背景是刘备和诸葛亮坐收渔利,在东吴和曹仁争斗之际趁势攻取了南郡等地,让东吴空费军力。面对鲁肃,刘备和诸葛亮指出荆州之地原属刘表,现刘表之子刘琦尚在,刘备辅佐刘琦复夺荆襄是名正言顺的。最后鲁肃只得给出条件:“若公子(刘琦)不在,须将城池还我东吴。”刘备和诸葛亮也表示同意。

历史上,据《资治通鉴》记载:“(建安十三年)刘备表刘琦为荆州刺史,引兵南徇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建安十四年)周瑜攻曹仁岁馀,所杀伤甚众,仁委城走。权以瑜领南郡太守,屯据江陵;程普领江夏太守,治沙羡;吕范领彭泽太守;吕蒙领寻阳令。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资治通鉴》的记载与小说描绘的这一时期的情节不尽相同,首先,刘备并未得到南郡,而只是占据了荆南四郡。按照饶胜文先生《大汉帝国在巴蜀——蜀汉天命的扬振与沉坠》一书中所言“此时的荆州版图上,曹、刘、孙三家自北到南呈现出三个层次。曹操占据北面的南阳郡和南郡的部分地区,孙权占据中间的江夏郡和南郡大部,刘备占据江南的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四郡。长江一线连同它的几处重要据点都控制在孙权手中。刘备虽然在荆州占据了较大一些的地盘,但刘备控制的地域与曹操控制的地域并不接壤,最重要的是,他没有出口,因而其发展受到限制。”其次,刘备南征四郡并非是在曹仁撤离南郡之后。时间顺序上,历史并没有像小说描绘的那样分明,即先是东吴与曹仁交战,尔后是刘备等趁势攻占南郡,再后是刘备等攻取荆南四郡。

实际上,小说中鲁肃第一次催讨荆州的情节历史上并无记载。小说中鲁肃第一次催讨荆州对应的历史时期刘备尚未着手“借荆州”(实际上是借南郡),故而刘备和诸葛亮以刘琦为借口拒绝归还荆州则是小说所虚构。在笔者看来,该情节的设计大抵是借鉴了刘备历史上在南征荆南四郡前表刘琦为荆州刺史让荆州士民知有所归的政治章法。

单刀赴会的主人公不是关羽?鲁肃三讨荆州却无功而返

鲁肃第二次催讨荆州

小说中,鲁肃第二次催讨荆州其背景是刘琦逝世,按照先前孙、刘两家的约定,刘备和诸葛亮理应归还荆州。但此次诸葛亮先是对鲁肃一顿呵斥,尔后又提出取了西川便还荆州的主张,鲁肃无奈,只得与刘备、诸葛亮立下文书并签字作保。第二次催讨荆州还引出了周瑜的计谋,即周瑜还借刘备丧妻之由,设下美人计,欲诱使刘备到东吴幽囚以此换回荆州。

历史上,刘备此时亦未占领荆州(实际上也是南郡),而只是开始着手向东吴“借荆州”(“借南郡”更为贴切)。《三国志先主传》载:“(刘)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先主至京见权,绸缪恩纪。”《资治通鉴》亦载:“(建安十四年)会刘琦卒,权以备领荆州牧,周瑜分南岸地以给备。备立营于油口,改名公安。权以妹妻备……(建安十五年)刘表故吏士多归刘备,备以周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容其众,乃自诣京见孙权,求都督荆州。”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所谓“南岸地”按照饶胜文先生《大汉帝国在巴蜀——蜀汉天命的扬振与沉坠》一书的看法当指“南郡在江南的一部分土地”,油口为长江支流油水自武陵郡注入长江的出口,刘备自此有了一个从荆南四郡面向长江的出口。可是,饶胜文先生也指出“但长江一线的一系列占领要点——如夷陵、江陵、巴丘、陆口、沙羡等——却都控制字孙权的手中。这样,刘备的发展仍受到江东势力的这笔。刘备想要谋求下一步的发展,无论是向北还是向西,都必须改变这种态势。”

可见,刘备至京口其主要原因并非政治联姻,而是求东吴“借荆州”(借南郡)。故而,小说中鲁肃第二次催讨荆州的时段对应历史上则是刘备刚刚着手求取“荆州”(南郡)的时段,小说中的情节及衍生故事,也并非都是历史所记载,而是嫁接了几段历史故事(刘备丧偶、孙权招亲、刘备至京口、周瑜劝孙权软禁刘备等)重新改编而成。

此外,还要特别说明的是,历史上,刘备至京口后,鲁肃力排众议,极力劝言孙权“借荆州”(借南郡)给刘备,从而才使得刘备正式在荆州有了发展的空间。

单刀赴会的主人公不是关羽?鲁肃三讨荆州却无功而返

鲁肃第三次催讨荆州

小说中,鲁肃第三次催讨荆州其背景是程昱献计让曹操封周瑜为南郡太守、程普为江夏太守,欲使孙、刘两家反目。周瑜既领南郡,愈思报仇,故而鲁肃再次为使前往催讨荆州。而刘备和诸葛亮推辞以刘璋为刘备同宗不忍取之为由搪塞鲁肃。鲁肃无奈只得回禀周瑜,周瑜于是设下假途灭虢之计,欲借取西川之名趁势夺取荆州。

历史上,东吴方面确有攻取巴蜀的计划,该项计划鲁肃、甘宁都有提及,周瑜还曾着手实践,只是由于周瑜中道逝世,计划未能如期进行。但历史上并未提及东吴攻取巴蜀还附带假途灭虢之计。而刘备方面,《三国志先主传》记载了刘备曾经听取主薄殷观的建议,拒绝让孙权的人马借道取川,但也未说明是为了防止东吴假途灭虢之计。

因此,小说中鲁肃第三次催讨荆州以及东吴假途灭虢之计大抵也是借用了历史上东吴曾经谋划的攻取巴蜀但未能成功的计划同时融合了殷观对刘备的劝说以此演化成鲁肃第三次催讨荆州的全过程。

诸葛瑾催讨荆州

小说中,诸葛瑾作为东吴使臣催讨荆州其背景是刘备已攻占益州却不提归还荆州(依据是鲁肃第二次催讨荆州立下的凭据),于是张昭献计让诸葛瑾去催讨,并建议孙权拘押了诸葛瑾一家老小欲以同胞之情阻却诸葛亮的行动。刘备起初答应先归还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但留守荆州的关羽深知刘备之意,严词拒绝了诸葛瑾,并驱逐了孙权派往三郡上任的官员,最终,在刘备、诸葛亮和关羽的周旋下,诸葛瑾空跑几个来回,只讨得了刘备取了东川、汉中再还荆州的允诺。孙权闻言大怒,责令鲁肃讨还荆州,由此引发了鲁肃请关羽赴宴,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同时,小说中刘备最终派遣伊籍为使归还给东吴江夏、长沙、桂阳三郡,是因为曹操取了东川,对西川形成了压力,故而为了分散曹操的注意力,诸葛亮设计归还东吴三郡并让东吴攻打合肥,以此牵动其势。

单刀赴会的主人公不是关羽?鲁肃三讨荆州却无功而返

历史上的荆州角力

相比于历史上并无鲁肃三次催讨荆州的情节,诸葛瑾催讨荆州的情节历史上却有相关记录。如诸葛瑾为使者、刘备以取凉州后再还荆州为由推辞、孙权派遣官员前往赴任、关羽驱逐孙权派遣的官员这些情节都有历史明文记载。但也有部分内容或为小说虚构、或为小说嫁接,或为小说修改,与历史记载并不相同。

首先,历史上没有记载东吴方面派遣诸葛瑾去催讨荆州是为了利用同胞之情来限制诸葛亮的行动,也没有记载孙权听从张昭建议拘押诸葛瑾一家老小为质。其次,没有记载诸葛瑾前往荆州向关羽请求交割三郡的情节。再次,历史上,关羽驱逐孙权派遣的官员后,孙权马上动用武力,一度夺取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并与关羽对峙,刘备闻报亲自率军赶到前线,双方的关系变得十分紧张。而不是小说中所言责令鲁肃再去催讨荆州(笔者按:而历史上真正的“单刀赴会”主角大抵是鲁肃。)。最后,刘备最终让出三郡主要是迫于自身受到来自曹操方面的压力,需要急急回兵对抗曹操,而并未明确有记载刘备意欲让孙权袭击合肥以牵动曹操的内容。

由此可见,小说在描述诸葛瑾讨荆州这一情节时,是有意选取了历史的部分内容,同时隐去了重要的东吴方面动武的记载,把诸葛瑾催讨荆州的情节仍旧塑造为文戏,以东吴方面催讨无果的方式结局。

综上所述,小说中鲁肃三次催讨荆州,于史皆无明确记载,诸葛瑾讨要荆州于史有载,但其结果小说和历史却并不相同。实际上,在笔者看来,历史上东吴催讨荆州的频率并不似小说中那样频繁,但既有催讨,定然附有相应的军事行动。而东吴每每催讨荆州却又无果的无奈形象是小说所塑造的,在历史上,东吴在对待荆州问题上态度要比在小说中强硬得多,若不是刘备因自身利益问题及时做出退让,孙、刘两家之间很有可能因荆州的归属问题引发一场大战。

相关标签:

​唐代宰相李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025-08-15 15:49:36

​唐代宰相李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唐代宰相李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李绅是唐朝宰相,诗人,他的作品《悯农》相信大家都会背诵。李绅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参加科举中进士,招官翰林学士,开启了仕途之路。有一次李...

​唐朝政变为何都发生在玄武门 有什么秘密吗
2025-08-15 15:47:21

​唐朝政变为何都发生在玄武门 有什么秘密吗

唐朝政变为何都发生在玄武门 有什么秘密吗 唐朝的玄武门之变大家都很熟悉了,李世民杀了李建成,夺得了太子之位,甚至可以说夺得了皇位,但其实“玄武门之变”不只有一次,除...

​南明除了桂王、唐王、鲁王、福王还出现了哪些政权?都是怎么灭亡的?
2025-08-15 15:45:06

​南明除了桂王、唐王、鲁王、福王还出现了哪些政权?都是怎么灭亡的?

南明除了桂王、唐王、鲁王、福王还出现了哪些政权?都是怎么灭亡的? 说到南明其实还是很有说法的一个的时期了,话说当时顺天府失陷后,由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若干政权,而且持...

​三国时期最长寿的人是谁?
2025-08-15 15:42:51

​三国时期最长寿的人是谁?

三国时期最长寿的人是谁? 不管在什么时候,长寿一直都是很多人的心愿,谁都希望自己可以在世上多活一些时间,但是有时候却不能改变当时的历史,比如三国时期战乱频发,所以这...

​亡国之君最后几天是怎么过的?看看崇祯就知道了
2025-08-15 15:40:36

​亡国之君最后几天是怎么过的?看看崇祯就知道了

亡国之君最后几天是怎么过的?看看崇祯就知道了 历史上的亡国之君,事实上那种醉生梦死、贪图享乐的类型真的是不多,而这种类型的皇帝一般都出现在亡国之前,等到国家传到最后...

​石虎有多残暴
2025-08-15 15:38:21

​石虎有多残暴

石虎有多残暴 说起十六国时期的后赵太祖石虎,公元295年-349年,字季龙,上党武乡人,也就是如今的西榆社北人,羯族。334年-349年为后赵的君主,是石勒的侄儿。333年,石勒驾崩,皇...

​悝、商鞅、申不害都是法家,为什么只有商鞅成功了?
2025-08-15 08:58:47

​悝、商鞅、申不害都是法家,为什么只有商鞅成功了?

悝、商鞅、申不害都是法家,为什么只有商鞅成功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商鞅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在战国时代,十家九流的学说异常的丰富,每一个学...

​如果马谡守住了街亭,第一次北伐会成功吗?
2025-08-15 08:56:33

​如果马谡守住了街亭,第一次北伐会成功吗?

如果马谡守住了街亭,第一次北伐会成功吗? 街亭,在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当中至关重要,但是偏偏派了马谡过去,这一个至关重要的地方就这样被弄丢了。马谡居高临下,本以为自己占...

​盘点古代那些奇葩法律:杀牛偿命,矮子犯法免罪
2025-08-15 08:54:18

​盘点古代那些奇葩法律:杀牛偿命,矮子犯法免罪

盘点古代那些奇葩法律:杀牛偿命,矮子犯法免罪 国外的很多奇葩法律我们都能当段子来听,比如说在美国的俄亥俄州,让鱼类喝醉是违法的(喂,谁会把鱼灌醉啊,吃饱了撑的么!)在瑞...

​汉朝人写诗有哪些讲究?这对诗人夫妻的作品令人动容
2025-08-15 08:52:03

​汉朝人写诗有哪些讲究?这对诗人夫妻的作品令人动容

汉朝人写诗有哪些讲究?这对诗人夫妻的作品令人动容 秦嘉和徐淑是东汉著名的诗人夫妻,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虽然不算太出名,但也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秦嘉写的《赠妇诗》...

​明朝锦衣卫究竟是个怎样的存在?
2025-08-15 08:49:48

​明朝锦衣卫究竟是个怎样的存在?

明朝锦衣卫究竟是个怎样的存在? 以明朝为背景的各种影视剧或者小说,往往都能加入很多悬疑色彩,这也是因为明朝设立的特务机构太多,而且存在感还强。例如大家都听说过的锦衣...

​洛阳之战中刘曜是如何被石勒打败的?
2025-08-15 08:47:33

​洛阳之战中刘曜是如何被石勒打败的?

洛阳之战中刘曜是如何被石勒打败的? 说到洛阳之战历史上有很多次,但是今天小编要说的是发生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其中的主角就是刘曜和石勒,话说刘曜当时在洛阳之战就被石勒打...

​朱棣登基之后,是怎么对待朱标的后人的
2025-08-15 08:45:18

​朱棣登基之后,是怎么对待朱标的后人的

朱棣登基之后,是怎么对待朱标的后人的 我们知道,朱元璋一开始最满意的继承人,是自己的大儿子朱标,他的一切都是按照皇位继承人来培养的,朱元璋甚至没想过除了朱标之外的人...

​长平之战为何要派赵括前去迎战?为何不是廉颇?
2025-08-15 08:43:03

​长平之战为何要派赵括前去迎战?为何不是廉颇?

长平之战为何要派赵括前去迎战?为何不是廉颇? 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相信不少人都很熟悉了,这个成语是来自于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叫做赵括的名将。也正是因为赵括的失误,导致了赵国...

​周朝拥有实权的皇帝有哪些?
2025-08-15 08:40:49

​周朝拥有实权的皇帝有哪些?

周朝拥有实权的皇帝有哪些? 周朝是我国历史最为古老的一个朝代之一,享国800年,是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朝代,从前11世纪一直到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总计存在了大约791年,其中...

​李隆基身处劣势,他是如何反败为胜杀掉太平公主的?
2025-08-15 08:38:34

​李隆基身处劣势,他是如何反败为胜杀掉太平公主的?

李隆基身处劣势,他是如何反败为胜杀掉太平公主的? 当很多人站在太平公主的角度,来为她感到惋惜的时候,是否想过,如何站在李隆基的角度去考虑怎样才能除掉太平公主?作为武则天...

​司马越为何能成"八王之乱"的最后赢家?
2025-08-15 01:54:48

​司马越为何能成"八王之乱"的最后赢家?

司马越为何能成八王之乱的最后赢家? 说到司马越这个人其实不算出名,但是这个只限定于对历史不是非常了解的人,如果第历史非常的了解,而且对晋朝的历史非常的了解话,那这个...

​康熙怎么处理他的兄弟的
2025-08-15 01:52:33

​康熙怎么处理他的兄弟的

康熙怎么处理他的兄弟的 说道康熙皇帝,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康熙继承皇位与雍正是有所不同的,雍正是在九子夺嫡中争夺到的,而康熙则是在太皇太后孝庄的扶持下平稳继承皇位...

​宋朝时期的服务业有多先进?
2025-08-15 01:50:18

​宋朝时期的服务业有多先进?

宋朝时期的服务业有多先进? “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这是钱穆先生曾经说过的一段话。在与多数人印象当中宋...

​朱元璋为靖难之役埋下伏笔 父子关系矛盾成大忌
2025-08-15 01:48:03

​朱元璋为靖难之役埋下伏笔 父子关系矛盾成大忌

朱元璋为靖难之役埋下伏笔 父子关系矛盾成大忌 古代皇子为了争夺太子之位,兄弟反目的情况时常上演,已见怪不怪。但叔父和侄子相争,最后还将正统皇帝赶走,自己继位的情况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