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夫人曾说道:自己是医生,救了无数人,却救不了自己的丈夫
37年前,两弹元勋邓稼先先生因受核辐射过量,1986年7月29日,在夫人许鹿希的怀里遭受癌细胞的侵蚀,被病疼折磨得逝世。

据邓老的夫人许鹿希医学教授回忆:
自己是医生,凭医术救了无数人,却救不了自己的丈夫。这是我一辈子的遗憾,也是我一生之中唯一的遗憾。
邓稼先与夫人许鹿希自小青梅竹马,成年后选择了两条道路,一个为国奋斗,一个救死扶伤,堪称新中国的模范夫妻。
然而,1958年刚刚结婚5年的邓稼先,就接受了一项国家级的最高机密任务,临行前一天,邓稼先带着一家四口到照相馆留下了一张合影。
就秘密前往大西北的荒凉地区研制原子弹,随后便人间蒸发,隐姓埋名,无论许鹿希怎么查找,得到的答复都是“查无此人”。
直到国家档案解密后,那些用一生守护在西北大戈壁滩的事迹,才慢慢被世人知晓。
邓稼先为我国原子弹立下汗马功劳,并参与原子弹和主导氢弹的研制工作,这说明党和国家的保密程度是何其的恐怖。
其实,我甚至猜测,当时民间言传的物理学顶级人才邓稼先被囚禁,极大可能是我党和国家高层放出的烟雾弹,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家核心技术人才。
毕竟,彼时中国大陆内部还有大量的特务组织势力残留,甚至境外势力,内部间谍随时都可能威胁科研人员和其家人的生命安全。
为保护科研人员和家人的安全,国家保密部门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不同的保护对象用不同的方式,五花八门,一切都是为了全力推动两弹的研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夫人许鹿希曾说,当初邓稼先离开前,以丈夫的学识和掌握的高端物理学知识,必定是受到国家的委派执行重要核心机密任务,但对于丈夫要从事的任务却丝毫不知情。
就算邓稼先重大参与和负责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氢弹、中子弹先后成功爆炸,令全国振奋的消息从西北大戈壁滩传回来时,远在她方的许鹿希并不清楚,这背后的功绩有自己的丈夫日日夜夜的付出。

据许鹿希采访时说:当时一直行事稳当却显得行为反常,询问他去干嘛,丈夫说不知道;又问他去多久,丈夫说不知道;再问去哪里,还是回答不知道。
自从后,邓稼先就像是完全凭空消失了一般,再也没有听到任何音信。
就这样苦苦煎熬了足足28年的时光,这28年里默默守护着临行前的托付诺言。
时隔28年后,夫人许鹿希才见到了心心念念的爱人邓稼先。
但邓稼先因1979年一场氢弹试验时,因降落伞故障,导致原子弹坠地摔裂。
邓稼先明知危险,但为了掌握事故的第一手资料,检查原子弹是否损坏,竟在无完好防护的情况下,把掉落的原子弹捧在手里仔细审查。
导致邓稼先被严重辐射辐射侵蚀,此时的丈夫早已重病缠身,许鹿希看着眼前的爱人,完全没了当初意气风发精气神,已是两鬓白发60多岁的老人,简直是判若两人。
而邓稼先留给爱人许鹿希仅仅363天的时间,此后的每个日夜许鹿希的陪伴在丈夫邓稼先身边,未曾离开过半步。
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8年~1950年仅仅用2年的时间,就以博士学位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并于1956年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以邓稼先在美国求学期间的学识和对物理学领域的研究,早就名声在外,但学成后,怀着满腔热血,毅然选择回国。
邓稼先曾写信给周恩来总理:
“无论是原子弹,还是氢弹,都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要想中国人站起来,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弹,才能挺起中国人的民族脊梁骨。”
在坚守西北大戈壁的28年里,与程开甲、钱学森、于敏并称为“核弹四杰”,为新中国击碎欧美、前苏联等列强的核讹诈。
为表彰邓稼先为新中国研制超强的国防核弹,一生虽然功勋卓著,获奖、获勋章无数,但他生前的最后一枚奖章,只能在医院的病房里获得的。
曾任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担任过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和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等众多核心岗位工作。
但邓稼先却未忘记自己的使命和国家对自己的托付,与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我国的第一部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至今还是我国在核弹研究领域的第一参考文献。
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一边疗养,一边坚持科学研究。受核辐射侵蚀的身体,止痛针从平时的一天一针,到后来的一小时一针,忍受着极大的痛苦,却依然坚持创作和研究。
用一生的时间,先后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的理论研究优化方案,并带领新一代的青年骨干,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
邓稼先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活着的意义,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治学严谨的态度,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人为了祖国奋斗。
在邓稼先隐姓埋名的近30年里,许鹿希从未离开过曾和邓稼先一起生活居住过的60平米小屋,甚至家里的一切布置和用具,依然是邓稼先离开时的模样未曾改变过。
在接受国家官媒采访中,邓稼先曾说:为了祖国,牺牲是值得的;为了人民,奉献值得;为了明天,奋斗值得。
而坐在一旁紧紧挨着邓稼先的许鹿希缓缓说道:为了你,等待值得!

这就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奉献,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为我们新中国的抵御外来核讹诈所立下的汗马功劳,是时代的楷模。
在逝世前,邓稼先只跟国家提出过一个要求:坚持要到北京天安门看一看。
曾叮嘱道:别让人家把我们落后得太远。
所幸,现在的中国盛世富强,如前辈们梦里见到的那样,我们华夏子女兢兢业业的在自己岗位为中国的再次崛起而默默奋斗着。
您和先辈们用生命守护传下的基业,作为华夏儿女一份子,我们有责任守护好。断头颅,洒热血,定然不敢辜负邓来的嘱托。
若喜欢此文章,点赞和在看,关注后每天有更多的原创深度文章!